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防风氏庙

标题包含
防风氏庙
一去归期不复闻,故乡目断会稽云。 乌江空堕将军泪,蜀国曾招望帝魂。 两壁衣冠存古貌,千年城郭说邦君。 遗民尚指专车骨,老树槎牙枕庙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去之后再无音讯,故乡的景色只能在会稽山云雾中寻找。 乌江空空流淌着项羽的悲痛泪水,四川也曾经招来了杜宇王的灵魂。 古城墙上的壁画诉说着古代的风貌,千年的城郭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的君主。 那残留的骨头依旧被遗民们当作宝物,破败的老树和寺庙的门柱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去完善
释义
1. 归期:回家的时间。 2. 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为防风氏的故乡。 3. 乌江:长江流经安徽的一段。此处可能指项羽自刎处。 4. 望帝魂:传说杜宇死后化为杜鹃鸟,每年春天飞来叫唤,悲啼不已,此用来比喻故土之思。 5. 衣冠:指古代官员的礼服。 6. 邦君:诸侯国的君主。这里可能指防风氏等历史人物。 7. 专车骨:防风氏被禹杀后,其骨专车不能载,用以形容其高大。 8. 老树槎牙:树根盘结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防风氏庙”,防风氏是传说中中国的一位远古君主,因治水有功而被尊为英雄。诗人通过对防风氏庙的描绘,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热爱与敬仰。 首联“一去归期不复闻,故乡目断会稽云”,诗人通过描述防风氏一去不复返的事迹,表达了对故乡和历史的思念之情。这里的“会稽云”象征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颔联“乌江空堕将军泪,蜀国曾招望帝魂”,这两句诗借用了两个历史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英雄的感慨。乌江自刎的项羽代表了英雄末路,而蜀国的望帝则是悲剧性的统治者形象。 颈联“两壁衣冠存古貌,千年城郭说邦君”,这两句诗通过描述防风氏庙中的壁画和城郭,表现了历史的沧桑感和对古人的敬仰之情。 尾联“遗民尚指专车骨,老树槎牙枕庙门”,诗人通过描写遗民和老树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延续性和人们对过去的记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防风氏庙》是宋代诗人陈必复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祭防风氏庙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创作背景如下: 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在这期间,陈必复作为一位学者和官员,见证了国家局势的动荡不安。他希望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以此激励人们为国家的前途而努力。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宋朝面临着北方金国的侵略,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陈必复作为一位知识分子,深感责任重大,希望能为国家尽一份力。他在拜祭防风氏庙时,联想到古代的英雄人物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贡献,不禁感慨万分。因此,他写下了这首充满激情的诗篇,表达了他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