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酬陈介庵明府桐江见寄

标题包含
奉酬陈介庵明府桐江见寄
寒侵征袖客先知,晓角吹霜下客衣。 归兴只缘松菊晚,宦情肯为稻粱肥。 山村日落人收市,海浦风生浪打围。 怊怅诗成无便寄,夜深暗遣梦魂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寒冷侵袭旅客,使他们的袖子显得单薄,拂晓的号角声如同白霜降落。 回乡的念头只因欣赏那松菊的美景,为官的心思却不愿被利益玷污。 山村的太阳落山时,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海边的风吹起海浪,渐渐平静下来。 感慨不已,想要写诗传达我的情感却无处投递,只能在深夜暗自派遣梦境回归故里。
去完善
释义
1. 寒侵征袖:寒气侵入远行者的衣袖,形容寒冷的天气。 2. 晓角吹霜:拂晓时分的号角声与严霜一起降临,表示清晨的寒冷。 3. 归兴:回乡的念头或愿望。 4. 宦情:做官的心情或想法。 5. 稻粱肥:指收获丰富,生活富裕。 6. 山人:指居住在山村的居民。 7. 海浦:海滨地带。 8. 风生浪打围:风吹起的波浪涌向岸边。 9. 怅惆:失意,感到烦恼、无奈。 10. 诗成无便寄:意思是诗人写成诗歌却无法及时地寄给对方。
去完善
赏析
首联以“寒侵征袖”和“晓角吹霜”的意象渲染了旅途的艰辛,传达出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颔联中,“松菊晚”暗示了诗人思乡之情愈发浓烈,而“宦情”则透露出他的无奈与妥协。颈联描述了“山村日落”与“海浦风生”的景象,展现出诗人的视野宽广,同时也突显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热爱。尾联写诗人满怀惆怅却无邮可寄,只能在夜深人静之际,让梦魂回到故乡。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酬陈介庵明府桐江见寄》是南宋诗人陈必复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95年,即宋宁宗庆元元年。在这个时期,南宋社会相对稳定,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仍然十分尖锐。 陈必复在这一年中,刚刚辞去了嘉鱼县令的职务,回到了故乡福建宁德。他在担任县令期间,清廉正直,关心民生,深受百姓爱戴。然而,由于他不愿迎合上级官员,因此在官场中受到了排挤。回到家乡后,他远离了政治纷争,过上了宁静的生活。 在这段时间里,陈必复开始更加关注民间生活,对农民的困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他将这些感受融入到诗歌中,表达了对百姓的关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奉酬陈介庵明府桐江见寄》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