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晓步

标题包含
晓步
清晓步幽迳,庭芜带绿莎。 篱根惟有菊,池面已无荷。 高树蝉声急,远山寒色多。 小窗风日转,便觉似春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清晨漫步在清幽的小路上,庭院里的草丛还带着绿色的沙粒。 篱笆下只剩下菊花,池塘里已经没有荷花。 高高的树上蝉鸣急促,远处的山上寒冷的气氛更多。 窗户旁的风儿吹过阳光照耀,便觉得像春天的温暖和煦。
去完善
释义
1. 清晓:早晨,清晨。 2. 步幽迳: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 3. 庭芜:庭院里的草丛。 4. 带绿莎:带着绿色的草叶。 5. 篱根:篱笆的根部。 6. 只有菊:只有菊花开放。 7. 池面:池塘的水面上。 8. 已无荷:已经没有荷花存在。 9. 高树:高大的树木。 10. 蝉声急:蝉鸣的声音急促。 11. 远山:远方的山脉。 12. 寒色:寒冷的景色。 13. 小窗:小窗户。 14. 风日转:风和阳光都在转变。 15. 便觉:立刻感觉到。 16. 似春和:如同春天的温暖与和谐。
去完善
赏析
《晓步》是南宋诗人陈必复的一首描绘冬日清晨景色的五言诗。首联“清晓步幽迳,庭芜带绿莎”写诗人早晨在清幽的小径上漫步,庭院的草丛还带着绿意。颔联“篱根惟有菊,池面已无荷”写篱笆旁只剩下菊花还在盛开,池塘里已经没有荷叶了。颈联“高树蝉声急,远山寒色多”描述高高的树上蝉鸣急促,远处的山峰被寒冷的气氛笼罩。尾联“小窗风日转,便觉似春和”写透过小窗感受到风和日丽的变化,似乎有春天的气息。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冬去春来、时光流转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季节变换的敏锐洞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晓步》是南宋诗人陈必复所作的脍炙人口之作。该诗创作于公元1256年左右,正值南宋晚期,金兵入侵,政局动荡的时期。 陈必复生活于两宋之交,成长过程中饱受战乱之苦,切身感受到了家国破碎、百姓流离失所的悲哀。这段经历使他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充满了忧虑和关切,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贯穿了他的整个诗歌创作生涯。 在南宋末期,国家政权衰微,外患严重,金兵不时南下侵犯南宋领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身处乱世,陈必复时刻关心国家安危,渴望中原光复,实现国家的统一与繁荣。他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忧国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