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晨征

标题包含
晨征
乱山迎马首,树色辨微茫。 犬吠一村月,鸦啼满屋霜。 近郊人语早,远市漏声长。 隔岸谁家圃,疏梅出短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起伏的山脉迎面而来,树木的颜色在朦胧中辨别不清。 一只狗在村子里对着月亮吠叫,乌鸦则在满是白霜的屋顶上啼鸣。 靠近郊区的地方,人们交谈的声音早早地响起,而在远处的城市,滴漏的声音悠长。 隔着河岸的另一边,谁家的菜园子映入眼帘,几株梅花从矮墙探出头来。
去完善
释义
《晨征》是南宋诗人陈必复所作的律诗。下面是这首诗每句的注释: 1. 乱山:形容连绵起伏的山脉。 2. 迎马首:迎接在前的意思,这里表示行人在山路上行走。 3. 微茫:模糊不清的样子,这里指树木的颜色在晨曦中显得朦胧。 4. 一村月:描述月光照亮的一个村庄。 5. 满屋霜:形容屋顶上覆盖着厚厚的白霜。 6. 远市漏声长:远处的城市传来悠长而低沉的漏声,即古时的计时器滴水之声。 7. 疏梅出短墙:稀疏的梅花从矮墙上探出头来。
去完善
赏析
《晨征》一诗展现了一幅冬日清晨的山村景象。诗人陈必复以其独特的手法描绘了自然景色、田园风情和市井生活。全诗以行走在山间公路的视角出发,感受着晨昏交替中的乡村风光。 首联“乱山迎马首,树色辨微茫”为诗人的行进场景作铺垫。通过乱山间的行走以及观察树林的色彩变化,诗人展现了冬日的早晨光线朦胧的氛围。颔联“犬吠一村月,鸦啼满屋霜”则具体描绘了村落的景象:狗叫、乌鸦啼鸣、房屋挂霜,这些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展示了冬日清晨农村的静谧与安宁。 颈联“近郊人语早,远市漏声长”揭示了山村周边的市井生活和人们的生活习惯。远近不同的声音表现了不同的生活场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尾联“隔岸谁家圃,疏梅出短墙”则是诗人在行进过程中突然发现的景致——河对岸不知是谁家的花园里,疏梅越过矮墙,给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陈必复深厚的艺术功力。他运用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描绘,将冬日清晨的山野风光、村落景象和城市生活的片段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使人仿佛置身其中,领略到浓浓的乡村情致和人生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晨征》是南宋诗人陈必复的一首描绘旅途艰辛的诗。这首诗作于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当时,南宋朝廷面临金国入侵的威胁,战争频繁。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陈必复正遭遇人生的低谷。他原本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但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未能获得官职。在仕途受挫的同时,他的家庭生活也颇不如意。妻子病逝后,他与儿子相依为命,生活困苦。为了谋生,他不得不离家远游,开始了漫长的旅途生涯。 在这一时期,南宋社会动荡不安。由于金国的侵略,边境局势紧张,战争不断。国内的政治环境也十分恶劣,权臣当道,皇帝昏庸无能,政治腐败严重。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有志之士如陈必复般,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只能四处漂泊,寻求安身立命之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