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意行

标题包含
意行
简出少过从,前游仙梦中。 寒峰千岭碧,霜叶半林红。 霁表浮余景,明边落去鸿。 意行随所止,端未哭涂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简单的外出相处,仿佛在仙境中游玩。 寒冷的山峰上,青翠的山岭层层叠叠;深秋的霜叶让树林一半泛红。 雨后天晴,美景如浮光掠影;明亮的天空下,大雁南飞。 漫步其中,随意停步驻足;乐在其中,不觉旅途艰难。
去完善
释义
1. 简出:选择性地与人交往,不轻易外出。 2. 过从:来往,交往。 3. 前游:以前游玩过的地点或经历。 4. 仙梦:神仙梦境,比喻美好的境地。 5. 寒峰:寒冷的峰峦,这里指冬季的山峰。 6. 千岭碧:形容山峰在阳光下呈现的青色。 7. 霜叶:被霜打过的树叶。 8. 半林红:一半树林呈现出红色。 9. 霁表:雨后天晴的景色。 10. 余景:残余的阳光。 11. 明边:天边的明亮处。 12. 落去鸿:鸿雁飞落的景象。 13. 意行:随心而行,随意行走。 14. 所止:停下来的地方。 15. 端未:正当,正在。 16. 涂穷:道路走到尽头,比喻困境。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作者内心情感的诗。诗人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一幅深秋时节的风景画。在诗中,“简出少过从”表达了诗人喜欢清静、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前游仙梦中”则暗示了诗人曾在梦境中遨游仙境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寒峰千岭碧,霜叶半林红”,通过对寒冷山峰和红叶的描绘,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和变化。其中,“霜叶半林红”一句尤为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深秋时节树叶被霜露染红的景象。 “霁表浮余景,明边落去鸿”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在这里,“霁表浮余景”指的是雨后放晴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豁然开朗;而“明边落去鸿”则暗示了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道理。 最后两句“意行随所止,端未哭涂穷”,表明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在生活中,他愿意随心而行,不受世俗约束;即使面对困境,也不会轻易放弃。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意行》是南宋诗人陈必复所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作于南宋光宗年间(约公元1180-1195年)。在这个时期,中国处于南宋与金的对峙阶段,社会动荡不安,民生疾苦严重。陈必复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的诗才横溢,然而仕宦并不如意,终生不得志。因此,在《意行》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那豪放不羁、超然物外的思想境界和人生态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