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
曲江欢宴侍华裾,舞拍琴歌艺有余。
独有纯臣王叔宝,解陈封禅一篇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南齐》:该诗选自《全唐诗》,诗人陈洎是五代时期江南道和州乌江县人,他主要生活在南唐后期,该诗是一首七言绝句。
注释:
1. 南齐:指南朝的齐朝,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一个王朝,公元479年-502年,由萧道成创立。
2. 曲江:又名宜春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处,原为汉武帝所建的宜春后苑,唐玄宗开元年间修建完成并扩建。
3. 欢宴:指欢乐喜庆的宴会。
4. 侍华裾:即陪侍华丽衣襟之人,这里借指朝廷重臣。
5. 舞拍:指舞蹈的节奏。
6. 琴歌:即以琴伴奏而唱的歌。
7. 艺有余:形容技艺高超且富有余力。
8. 纯臣:忠诚正直的大臣。
9. 王叔宝:即王俭,字叔宝,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朝齐大臣,文学家。曾任尚书左仆射领吏部、丹阳尹等职位。他是南朝宋末驸马都尉、豫章内史王暕的儿子。历任秘书郎、尚书度支郎等职。永明元年(483年)被选为尚书令,后因病离职。
10. 陈封禅:指陈述封禅大典的相关事宜。
11. 一篇书:一部论述封禅的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南齐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即统治者荒淫无度、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一些正直的臣子却得不到重用。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和对正直臣子的敬佩之情。
首句“曲江欢宴侍华裾”描绘了统治者在曲江举行的盛大宴会,描述了贵族们身着华丽服饰、尽情享乐的场景。这里的“侍华裾”既指参加宴会的贵族,也暗示了他们的奢侈生活。
次句“舞拍琴歌艺有余”则进一步展示了宴会上的歌舞表演。这里的“艺有余”意味着表演者的技艺高超,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繁华景象背后的空虚和无聊。
后两句“独有纯臣王叔宝,解陈封禅一篇书”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王叔宝为例,赞美他的忠诚与才华。在众人都沉浸在欢乐之中时,只有王叔宝能理解并阐释封禅的意义,体现了他的高洁品质和不俗见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齐》是南宋诗人陈洎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金、宋对峙的历史阶段,政治动荡,战乱频繁。陈洎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的诗歌创作也深受影响。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陈洎的个人经历也影响了这首诗歌的创作。他曾担任过州郡官员,对民间疾苦有深刻的了解。他关注社会问题,关心百姓生活,这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体现。在《南齐》这首诗中,他通过对南齐历史的回顾,警示当权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关注民生,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