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离郭店马上回寄乡知

标题包含
离郭店马上回寄乡知
回望离亭映楚山,慨然西笑入长安。 贪程野仆担书引,惜别乡人驻足观。 霞衬曙光烘积霭,柳和春雨荡轻寒。 遥期此地归来日,迎取相如驷马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回头看看离开的亭子倒映在楚山的景色,我豪情壮志地向西方笑着进入长安。急切地赶路让随行的仆人肩挑重担,带着我的书卷;与乡亲们的惜别让我驻足停留。朝霞映照下的曙光渐渐驱散积聚的云雾,柳树和春雨共同拂去了些许轻寒。期待在此地的归乡之日,迎接我的人如同相如的驷马车一样华贵而壮观。
去完善
释义
1. 离郭店:地名,位于现今中国湖北省襄阳市。 2. 马上:在马上,指出行途中。 3. 乡知:家乡的亲戚朋友。 4. 离亭:古代驿路上供行人休息的亭子。 5. 映楚山:楚山,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山岭;映,映衬,与……相映成趣。 6. 慨然:感叹的样子。 7. 西笑:向西而笑,形容得意之情。 8. 长安:古时的中国首都,这里代指朝廷或京城。 9. 野仆:田野间的农民。 10. 担书引:挑着书箱走在前面引导,形容引导前行。 11. 惜别:舍不得分别。 12. 曙光:清晨的阳光。 13. 烘积霭:使积累而成的雾气消散,烘,烘烤,散去的意思。 14. 轻寒:微寒,天气微冷的感觉。 15. 遥期:期待很久以后的事情。 16. 迎取:迎接并取出。 17. 相如驷马: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这里的“驷马”是指他乘用的四匹马拉的车,此处借指文人墨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陈洎即将离开家乡前往京城时的场景为主题,通过对周围环境、人物以及事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和对未来的期许。首联通过“回望离亭映楚山”一句展现了诗人与故乡告别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他怀着一腔壮志,西行长安的抱负。颔联则通过“野仆担书引”和“乡人驻足观”的细节描绘出离别时的情景,突出了作者的亲民形象以及人们对他的关注与支持。颈联则以绮丽的景色为背景,强调了春天的气息,暗示了尽管面临离别,但生活依然美好。尾联则进一步表达了对未来归乡的期待,以及与友人共同欣赏美好风景的愿望。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浓厚的乡愁之情,又表现出对未来充满信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离郭店马上回寄乡知》是宋代诗人陈洎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这一时期的宋朝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和科技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然而,陈洎的家乡河南地区却在这一时期饱受战争之苦,百姓生活困苦。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陈洎作为一个文人,对故乡充满了深厚的感情。他离家外出游学,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在离开家乡的路上,他怀着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乡亲的牵挂,写下了这首《离郭店马上回寄乡知》。 诗中,陈洎表达了离别故乡的痛苦和无奈,以及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他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家乡的美丽风光,表达了对故乡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乡亲的关切之情,希望他们在战乱中能够平安度日。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