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徐绍奕昭君图

标题包含
和徐绍奕昭君图
汉家无计饵单于,掖庭为出千金姝。 秀色妍姿玉不如,天子一见先嗟吁。 三千粉黛尔殊绝,谋身独拙何蠢愚。 梨花带雨辞殿隅,遗恨画工犹可诛。 世人重色多欷歔,不思婉娈同戈殳。 君王蚤识应耽娱,皇天为遣投穹庐。 乃知汉计自不疎,画工忧国非奸谀。 君不见后世佳人号太真,坐令九鼎污胡尘。 当时早解挥妖丽,长作开元一圣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宓(1092年-1152年),字师复,号复斋居士,福建莆田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官员,以博学多才、清廉正直著称。 陈宓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被荐举为太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汉家:指汉朝。这里主要是对汉朝廷的称呼。 2. 无计:没有办法。这里描述的是汉朝对于北方匈奴单于无法用武力击败的情况。 3. 饵:这里是诱使的意思。在这里,“无计饵单于”是形容汉廷无法用武力或策略打败匈奴单于的状况。 4. 掖庭:汉代宫殿建筑群的一部分,是妃嫔居住的地方。 5. 千金姝:意思是贵重的女子,这里指的是王昭君。在汉朝时期,昭君被选拔成为宫廷女官,因为她的美貌,被认为可以换取和平的礼物。 6. 秀色妍姿:都是形容女子美丽的词汇。这里用来描绘王昭君的美貌。 7. 天子:指皇帝。 8. 三千粉黛:代指后宫佳丽,出自唐朝杜甫的诗《秋兴八首·其一》中的“三千宠爱在一身”。 9. 尔殊绝:意思是你很特别。这里称赞王昭君在众多的美女中脱颖而出。 10. 谋身: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11. 遗恨:留下的遗憾。 12. 画工:绘画的人。 13. 犹可诛:还可以惩罚。 14. 重色:重视美色。 15. 多欷歔:多次叹息。 16. 婉娈:美好的样子。 17. 戈殳:兵器,这里指战斗。 18. 蚤:即早。 19. 耽娱:沉溺于娱乐。 20. 皇天:指上天。 21. 投穹庐:投奔匈奴。 22. 汉计:汉朝的策略。 23. 不疎:不疏漏。 24. 忧国:担忧国家大事。 25. 奸谀:奸诈阿谀。 26. 君不见: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意为让你看个清楚。 27. 后世佳人号太真:指的是唐朝的杨玉环,号太真。 28. 坐令:致使。 29. 九鼎:古代中国的一种宝物,代表国家的权威和尊严。 30. 胡尘:胡人入侵时扬起的尘土,这里用来象征战争。 31. 妖丽:妖艳美丽。 32. 开元:唐玄宗的年号。 33. 一圣君:一位英明的君主。
去完善
赏析
《和徐绍奕昭君图》是宋代诗人陈宓的一首七言诗。这首诗通过对汉宫昭君的故事进行重新解读,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与美色误国的思考。 开篇两句“汉家无计饵单于,掖庭为出千金姝”描绘了汉朝无法用计策诱降单于的困境,以及为了国家利益,不惜派遣美女昭君出塞和亲的无奈之举。这里“千金姝”指的是昭君,诗人以“玉不如”形容她的美貌绝伦。 接下来的四句“秀色妍姿玉不如,天子一见先嗟吁。三千粉黛尔殊绝,谋身独拙何蠢愚。梨花带雨辞殿隅,遗恨画工犹可诛。”描绘了昭君的美貌让皇帝惊叹不已,但她的命运却凄楚感人。她虽然艳压群芳,但缺乏谋生的智慧,被画师陷害,不得不出塞和亲。这里“梨花带雨辞殿隅”形容昭君离别的哀愁之状。 在第六、七两句“世人重色多欷歔,不思婉娈同戈殳。”中,诗人讽刺了世人只看到昭君的悲剧,却没有意识到昭君出塞的意义,她是带着武器和敌人和解的象征。 第八、九两句“君王蚤识应耽娱,皇天为遣投穹庐。”则指出如果皇帝能早点认识到昭君的价值,或许可以避免昭君远嫁之苦。 接下来的四句“乃知汉计自不疎,画工忧国非奸谀。君不见后世佳人号太真,坐令九鼎污胡尘。当时早解挥妖丽,长作开元一圣君。”则进一步阐释了昭君和亲的意义,以及揭露了唐朝杨贵妃带来的灾难。诗人以此提醒人们不能因为美色而忘家国大事,应当从历史教训中汲取经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徐绍奕昭君图》是南宋时期诗人陈宓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2-13世纪,即南宋年间。当时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外有金国、西夏等强大外敌的侵扰,内有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困境。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文人墨客们常常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家国情怀,感叹身世浮沉。 诗人陈宓生逢其时,他的人生际遇也与当时的时代紧密相连。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对民间疾苦有着深刻的体会。后来因遭人陷害,辞官回乡,隐居于福建莆田。在这首诗中,他以昭君自喻,表达了对君王昏庸无能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创作这首诗时,陈宓可能联想到了西汉时期的王昭君,她作为和亲公主远嫁匈奴,为国家安宁做出了巨大牺牲。这与当时南宋朝廷软弱无力,割地求和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借此表达对祖国命运的关切之情,以及对民族自尊心的呼唤。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