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
天寒云彩变春辉,霡霂来如晓雾飞。
著物先饶芳草湿,盈空旋翳碧山微。
鶑村树密吹应徧,鸳瓦簷高滴尚稀。
丞相追班方入贺,沙隄柳色正依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寒冷时云朵如同春天阳光,细雨如朝雾般飞来。它滋润万物,使草地湿润;在天空中,绿意盎然的山脉若隐若现。村子里的树木密集,风声吹拂着绿叶,雨滴从屋檐滴落。当宰相们纷纷前来祝贺时,江边柳色依依,别有一番情趣。
去完善
释义
1. 天寒云彩变春辉:天寒表示天气寒冷,云彩表示天上的云彩,春辉表示春天的阳光。
2. 霡霂来如晓雾飞:霡霂是形容细雨的词语,表示下雨的样子,晓雾飞是指早晨的雾气飞扬。
3. 著物先饶芳草湿:著物是指物体受潮,饶是形容词,表示多,芳草表示春天生长的草,湿表示湿润。
4. 盈空旋翳碧山微:盈空是指充满天空,旋翳是指很快就被遮挡,碧山是指绿色的群山,微表示模糊不清。
5. 鶑村树密吹应徧:鶯村是指有黄莺啼鸣的村庄,树密表示树木茂密,吹是指风吹过,应徧是指应该都听到。
6. 鸳瓦簷高滴尚稀:鸳瓦是指有鸳鸯图案的瓦片,簷高是指屋檐高,滴尚稀是指雨滴还不多。
7. 丞相追班方入贺:丞相是中国古代官职名称,追班是指集合官员,方是副词,表示刚刚,入贺是指进入宫殿祝贺。
8. 沙隄柳色正依依:沙隄是指沙滩边的道路,柳色是指柳树的颜色,依依是形容柳树嫩绿的姿态。
去完善
赏析
《春雨》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雨水的美好景象。首联“天寒云彩变春辉,霡霂来如晓雾飞”,描述了寒冷的冬天过后,天空中出现春天的光辉,如同清晨的雾气在飞舞。颔联“著物先饶芳草湿,盈空旋翳碧山微”,描写了雨水滋润万物,使芳草湿润,碧绿的山峦也变得更加清新美丽。颈联“莺村树密吹应遍,鸳瓦簷高滴尚稀”,则展示了在茂密的树林中,黄莺欢快地歌唱;而屋檐上虽然有雨滴落下,但并未形成大雨倾盆的景象。尾联“丞相追班方入贺,沙隄柳色正依依”,表达了诗人对于春雨滋润大地的喜悦之情,同时通过对丞相和沙隄柳色的描绘,展示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面。整首诗通过对春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宁静,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雨》是北宋政治家、诗人田锡的一首描绘春雨景象的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75年,正值五代十国末期至北宋初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和动荡,社会政治经济都处于艰难发展的阶段。田锡作为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充满了忧虑。他曾担任过北宋朝廷的官员,但因为直言敢谏而多次被贬。在这首《春雨》诗中,他通过描绘春雨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国家繁荣的期待。
与此同时,田锡还关注民间疾苦,他曾在一首名为《秋夕对月有感》的诗中写道:“民生本皆贱,重赋何太偏?岁旱民饥,征敛未曾闲。”表达了他对百姓苦难的关注和同情。这种人文关怀,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社会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