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观胡文恭枢密全集偶成一首

标题包含
观胡文恭枢密全集偶成一首
铿鈜正始音,严密萃英耆。 上仁体勋华,四方致雍熙。 文赋鸣升平,声誉艺林驰。 心口烂锦绣,欬唾皆珠玑。 韬涵白圭玷,挥洒清风词。 兴寄扩无穷,标望擅一时。 圣主逢嘉祐,两府皆龙夔。 岂应献纳际,造次差毫厘。 百尔贤佞评,卓绝公是非。 独无许郭术,人实不易窥。 东阿昭明懵,贝锦尤疏纰。 犹子后来杰,元祐参丞疑。 蝉联袭簪橐,孙侄声华飞。 妇韩外曾裔,稚子甥曰弥。 抚编可胜叹,缀缉刻棠梨。 定评杨谢公,遗芳六一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苏籀"的详细信息。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或者相关信息不足。如果你能提供更多信息,我会尽力帮助你查找。
去完善

译文
音节铿锵如初始之音,英耆汇集气氛严谨。 皇恩浩荡福祉四方,四海之内一片和谐。 文人墨客讴歌盛世,名声在艺术之林传扬。 心中千言万语犹如锦绣,吐露的字句如同珍珠美玉。 掩盖白玉之瑕,挥毫书写清风雅词。 寄托情思无边无际,独占一时之风骚。 当今皇上遇见贤能,满朝文武皆为辅佐良才。 如此关键时刻,怎能不谨慎行事。 种种流言蜚语难分善恶,公正评价是压倒性的共识。 唯独无法分辨的是儒术真伪,实在令人难以捉摸。 东阿有知人之明却懵懂不清,贝锦们仍然漫不经心。 幸亏又有后来之人杰出辈出,元祐年间参与争论的疑虑烟消云散。 子孙后代声名远播,延续了簪缨世家。 妇韩之外还有外甥侄子们,小名叫作弥。 翻看史书令人感叹不已,编纂之中刻画出棠梨之美。 杨谢公的定评遗芳百世,六一碑上的故事永传后世。
去完善
释义
《观胡文恭枢密全集偶成一首》是宋朝诗人苏籀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是对胡文恭枢密全集的观感和赞赏。以下是对这首诗中部分词句的注释: 1. 正始音:指纯正的诗歌音韵,这里用来形容胡文恭的诗才。 2. 英耆:优秀的年长者,这里用来赞美胡文恭的才华和成就。 3. 上仁体勋华:意思是皇帝的仁爱体现在为国家积累功勋和繁荣昌盛。 4. 四方致雍熙:全国各地都能感受到国家的繁荣和谐。 5. 文赋鸣升平:用文赋来表现国泰民安的景象。 6. 心口烂锦绣,欬唾皆珠玑:形容胡文恭的文章如锦绣般华美,字字珠玑。 7. 韬涵白圭玷:意思是胡文恭的作品虽然完美,但仍然谦虚地认为自己还有不足之处。 8. 清风词:指胡文恭清新脱俗的诗篇。 9. 兴寄扩无穷,标望擅一时:称赞胡文恭的才情无人能及,他的作品具有深远的影响。 10. 圣主逢嘉祐,两府皆龙夔:赞美皇帝在位时的国家繁荣,同时强调胡文恭在当时朝廷中的重要地位。 11. 献纳际:指在向皇帝进言献策的时候。 12. 百尔贤佞评,卓绝公是非:表示众人对胡文恭的评价都非常高,他的品德和才华无人能比。 13. 独无许郭术,人实不易窥:赞美白居易和杜甫的诗歌技艺难以模仿,而胡文恭的诗歌也达到了如此境界。 14. 东阿昭明懵,贝锦尤疏纰:这里是将胡文恭与古代著名文人东阿、昭明太子相比,突显其文学造诣之高。 15. 犹子后来杰,元祐参丞疑:描述胡文恭的侄子(犹子)也是一位杰出的文人,他在元祐年间担任丞相一职。 16. 蝉联袭簪橐,孙侄声华飞:形容胡文恭家族人才辈出,子孙后代皆有很高的声誉和成就。 17. 妇韩外曾裔,稚子甥曰弥:这里的“妇韩”指的是宋代著名的女文学家李清照,她与胡文恭有亲属关系;“稚子甥曰弥”指的是胡文恭的外甥名叫弥。 18. 抚编可胜叹,缀缉刻棠梨:诗人感慨胡文恭的作品令人惊叹,这些作品都被精心整理并刻印在棠梨木板上。 19. 杨谢公:指唐代著名文人杨炯和谢脁,这里用来比喻胡文恭的诗歌才华。 20. 遗芳六一碑:指胡文恭的名声和他留给后世的宝贵文化遗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胡文恭诗词的赏析,表达了作者对胡文恭诗词的赞美和敬佩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优美的词汇来形容胡文恭的作品,如“文赋鸣升平”、“心口烂锦绣”等,表现了其作品的高雅气质和独特魅力。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的手法,将胡文恭与历史上的著名文人进行比较,如“百尔贤佞评,卓绝公是非”等,突显了胡文恭在文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此外,诗中还提到了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如“圣主逢嘉祐”、“东阿昭明懵”等,使整首诗更具历史的深度和广度。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严谨的结构,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观胡文恭枢密全集偶成一首》出自宋代著名诗人苏籀之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5年,正值南宋初期,政局动荡,战乱频繁。在这一年里,江南西路安抚使李纲逝世,这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军事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诗人在这个时期的人生际遇颇富戏剧性。他原本出身世家望族,享有优越的生活条件,但命运多舛,父亲早逝,家境逐渐衰落。尽管如此,诗人依旧保持着儒士的崇高品质和家国情怀,关注民生,关心国家大事。这种人生的起起落落正是苏籀在南宋初期的真实写照。 这一时期的南宋朝廷对金政策软弱,战和不一,政局摇摆不定。然而在民间,抗金义军风起云涌,不断壮大,有力地抗击着金兵南侵。胡文恭(胡安国)是南宋时的一位政治家、史学家和教育家,其生平事迹也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爱国情怀。他在枢密院任职期间,尽忠职守,为国家献策献力,为国家治理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首诗就是苏籀在阅读了胡文恭的全集后所作。作为一位同样有着强烈家国情怀的诗人,苏籀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胡文恭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壮志豪情。诗人通过对胡文恭生平的回顾以及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民族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