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山(秋夜怀人)
老屋风悲脱叶,枯城月破浮烟。谁人惨惨把忧端。蛮歌犯星起,重觉在天边。
秋色巧摧愁鬓,夜寒偏着诗肩。不知桂影为谁圆。何须照床里,终是一人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老房屋在风中发出悲伤的声音,叶子脱落;枯萎的城市中月亮穿透漂浮的烟雾。谁在默默地承受忧虑?异族歌曲划过星空升起,再次感觉到遥远的距离。
秋天的景色悄悄勾起愁绪,夜晚的寒气偏偏落在诗人肩膀上。不知道桂树影子是为谁而圆满。何必让它照在床前,终究是一个人入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临江山:即长江之畔的山岭地区。
2. 老屋:表示久居的住所,也可能是诗人借以寄托情感的古屋。
3. 风悲脱叶:指秋风萧瑟吹落叶子的景象。
4. 枯城:形容城市衰败的景象。
5. 破浮烟:浮烟消散,月光映照出来。
6. 谁人惨惨把忧端:此处描绘了诗人朋友满怀忧虑的心情。
7. 蛮歌犯星起:指从远方传来的歌声,呼应下文“天边”,表现离别的场景。
8. 巧摧愁鬓:秋色看似无意却催发了诗人的忧愁之情。
9. 夜寒偏着诗肩:表达诗人在寒冷夜晚独自抒发情感的情景。
10. 桂影:这里可能是借桂花树投影比喻月光。
11. 何须照床里:不需要月光来照着床上的人,暗示自己独处。
12. 终是一人眠:最后仍是一个人入睡,体现孤单的情绪。

去完善
赏析
《临江山(秋夜怀人)》以“老屋风悲脱叶”开篇,奠定了全词的忧伤基调。在这样的背景下,“蛮歌犯星起”的意象突显了作者的孤寂与思念之情。而“不知桂影为谁圆”这一句既表达了作者盼望重逢的美好愿望,也反映出在现实中的无奈与失落。整首词展现了秋天中无尽的哀思与孤独感,层次分明,韵味十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临江山(秋夜怀人)》是南宋词人陈克创作的一首抒怀词。此词约作于公元1157年,当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词人在首都临安过着悠闲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虽身处繁华的都市,心中却时常思念远在他乡的亲友,以及壮志难酬的无奈。
陈克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词人,他的文学修养深厚,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然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他的才华并未能得到充分的施展,只能将满腔热情寄托在诗词创作上。这首《临江山(秋夜怀人)》便是他在一个寂静的夜晚,借词抒发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