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
长松绕步水湾环,寺据吴王冢墓间。
瘦石千层开碧玉,疏围十里裹青山。
壁从地上崭岩起,云出门前自在闲。
零落生公讲台下,无人说法但空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长长的松树环绕着弯曲的河流,寺庙坐落在吴王的陵墓之间。
嶙峋的山石层叠如同绿玉般碧翠,稀疏的竹林包裹着青山。
墙壁从地面凸起如岩石,云朵在门前悠然自得。
零星分布着生公讲经台的遗迹,却已无人宣讲佛法只剩下空旷的原野。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虎丘:位于江苏苏州市西北,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2. 蒲宗孟:字传正,宋代官员,文学家。
3. 长松:指高大的松树。
4. 水湾环:形容水流弯曲环绕的形态。
5. 吴王冢墓:指春秋时期的吴王阖闾的陵墓,位于虎丘山上。
6. 瘦石千层:形容石头层叠的样子。
7. 开碧玉:比喻石头的色泽如同碧玉般翠绿。
8. 疏围十里:形容虎丘山周围的景色开阔。
9. 裹青山:形容青山被绿树环绕的美景。
10. 壁上:指寺庙墙壁上的壁画或石刻。
11. 崭岩:形容岩石陡峭险峻。
12. 门前云:形容寺庙前的云雾缭绕景象。
13. 自在闲:形容云雾飘渺、悠然自得的姿态。
14. 生公讲台:指虎丘山的讲经台,传说为东晋高僧竺道生讲经的地方。
15. 零落:形容事物分散、衰败的景象。
16. 无人说法:指没有人在讲经台上讲经。
17. 但空还:表示只剩下空空如也的讲经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虎丘的美景,诗人通过对虎丘的描绘,表达了对其美丽风光的赞赏和感慨。诗中的“长松绕步水湾环,寺据吴王冢墓间”,写出了虎丘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突出了其历史底蕴。接下来的“瘦石千层开碧玉,疏围十里裹青山”则展现了虎丘的自然景观之美,以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接着的“壁从地上崭岩起,云出门前自在闲”则是通过细节描绘进一步展现出虎丘的壮观景象,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最后的“零落生公讲台下,无人说法但空还”则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借景抒情,以景映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虎丘的热爱与赞叹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诗人蒲宗孟的《虎丘》是一首描绘江南名胜虎丘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58年,正值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喜欢游历名山大川,创作描绘自然景色的诗篇。
在公元1058年,蒲宗孟任苏州知州,对当地的名胜古迹进行了深入了解和欣赏。在这段时间里,他游览了虎丘,并被其壮丽的景色所吸引。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虎丘》诗。
在这一时期,北宋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许多文人士大夫热衷于诗歌创作,抒发自己的情怀。蒲宗孟作为当时的文人官员,他的诗歌作品受到了时代背景的影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