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乙巳岁除日收周茂叔虞曹武昌惠书知已赴官零陵丙午正月内成十诗奉寄 其二

标题包含
乙巳岁除日收周茂叔虞曹武昌惠书知已赴官零陵丙午正月内成十诗奉寄 其二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颜。 乡闾接营道,风物近庐山。 万石今兴废,三亭谁往还。 不知零与永,二郡孰安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思念零陵的日子里,高唱一曲就能化解我心中的愁绪。 乡村和闾里相接于营道,风景宜人又靠近庐山。 万亩田地如今或兴或废,三座亭子之间还有谁在往来? 不知道零陵与永州的百姓,哪个地方能过得更加安逸与自在。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乙巳:公元1065年,宋代年份的一种纪年方式。 2. 岁除日:指农历年终最后一天,即除夕。 3. 周茂叔: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哲学家,江西吉安人。 4. 虞曹:一种古官职名,为北宋时期的一个主管渔业、陶器的机构。 5. 武昌:古代湖北鄂州一带的行政区划。 6. 零陵:湖南永州一带的行政区划。 7. 丙午:公元1066年,宋代年份的一种纪年方式。 8. 万石:此处指零陵县境内的“万石山”,位于永州城东南一公里处。 9. 三亭:可能指零陵地区某个风景区的三座亭子。 10. 乡闾:乡村、家乡的意思。 11. 营道:古县名,今湖南省道县。 12. 风物:风光、景物等自然和人文景观。 13. 庐山: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 14. 零与永:这里指的是零陵和永州的比较。 15. 二郡:零陵和永州。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诗人通过描绘零陵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联以“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颜”开篇,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的心情;颔联“乡闾接营道,风物近庐山”则描述了零陵的美丽景色和地理位置;颈联“万石今兴废,三亭谁往还”则描绘了零陵的历史变迁和古迹遗址;尾联“不知零与永,二郡孰安闲”则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充满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诗人蒲宗孟在公元1065年的除夕收到了周茂叔的书信。周茂叔是他在朝廷中的朋友,此时他已被任命为武昌的虞曹(一种官职)。在收到信件后,蒲宗孟心情激动,写了一组诗歌以表达他对周茂叔的思念之情和对他新职务的祝福。 在这一段时间里,蒲宗孟的人生际遇可以说是相对平静的。他一直在朝廷为官,由于他的才华和人品得到了皇帝的认可,所以在官场上也算是一帆风顺。然而,他在朝廷中也感受到了一种压抑的气氛,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并不是很好,权力斗争激烈,官员之间的倾轧时有发生。这使得他更加珍视与周茂叔这样的朋友的情谊。 这一时期的北宋社会,正处于王安石变法的前夜。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社会稳定,但实际上内部矛盾重重。特别是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也让像蒲宗孟这样的官员感到压力巨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友情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担忧就更加深切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