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霁晚望

标题包含
春霁晚望
细雨晴深小苑东,春云开气逐光风。 雄儿走马神光上,静女看花佛寺中。 书劒学多心欲嬾,田园荒废望频空。 南归路极天连海,惟有相思明月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小雨初停阳光普照小园东边,春天的云朵随风飘散阳光温暖。英勇的少年驰骋在广阔的神光之地,娴静的女孩在佛寺赏花。学业和剑法让人疲惫,对田园生活的渴望变成空虚。归乡之路犹如大海连接到天际,唯有明月照亮了无尽的思念。
去完善
释义
1. 静女:指幽雅贞静的女子。静,幽静;女,女子。此句表示宁静贞洁的女子在寺庙中赏花。 2. 书劒:书卷和宝剑。此处意指学问和武艺。 3. 心欲嬾:心中感到疲惫。嬾,疲困、慵懒。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春霁晚望》,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的傍晚所见的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首联“细雨晴深小苑东,春云开气逐光风”,描述了雨后初晴的春日景象,晴空与微风相互映照,画面生动且富有意境。 颔联“雄儿走马神光上,静女看花佛寺中”,则通过男女不同的活动来展现春天的活力。“雄儿走马”和“静女看花”分别象征着阳刚与阴柔之美,同时在其中融入了佛教元素,使诗句更加丰富多彩。 颈联“书剣学多心欲嬾,田园荒废望频空”,诗人笔锋一转,由外在的景象转为内心的思考。学习诗书、剑术让心灵疲惫,遥望荒废的田园,流露出诗人对于家乡故土的深深眷恋。 尾联“南归路极天连海,惟有相思明月同”,表达了诗人在远方的思念之情。尽管回乡之路遥远如天际连接到海洋,但共赏明月的思念之情却是永恒的。整首诗以其优美的意象,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内涵,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霁晚望》是唐朝诗人杨凝于天宝年间创作的一首描绘春天的五言诗。这首诗描述了春天傍晚时分,作者在户外远眺的美景。此时阳光正好,微风拂面,春意盎然。诗人借此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在这个时期,杨凝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多次科举不第,后因文学才能受到朝廷赏识,被任命为左拾遗。然而好景不长,他因卷入政治斗争而被贬为临汉县丞。在经历了宦海浮沉之后,杨凝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也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哲理内涵。 天宝年间(742-756年),唐朝正处于鼎盛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然而随着皇权的逐渐加强,官僚腐败现象日益严重,导致民不聊生。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们在关注国家大事的同时,也关注个人命运和社会民生。因此,杨凝的诗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