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归淮南
画舫照河堤,暄风百草齐。行丝直网蝶,去燕旋遗泥。
郡向高天近,人从别路迷。非关御沟上,今日各东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艘画舫照亮了河堤,阳光普照之下万物生长。柳絮飘散犹如蝴蝶在网中穿梭,离去的燕子在空中盘旋留下一抹痕迹。
这座城市仿佛离天空很近,人们却在这繁华的街道上迷失方向。这并不是因为皇家御沟,而是因为今天大家各自奔忙在不同的道路上。
去完善
释义
1. 画舫:装饰华丽的游船;
2. 河堤:河边的堤岸;
3. 暄风:春天的和风;
4. 百草齐:各种花草一起生长;
5. 行丝:游动的蜘蛛丝;
6. 网蝶:被蛛丝网住的蝴蝶;
7. 去燕:离去的燕子;
8. 旋遗泥:随即遗弃的泥土;
9. 郡:古代的行政区划;
10. 高天:高高的天空;
11. 别路:分别的道路;
12. 迷:迷失方向;
13. 非关:不是因为;
14. 御沟:皇帝的护城河;
15. 今日:今天。
去完善
赏析
诗人杨凝的这首《送客归淮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乡离别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富有生机的形象,表达出诗人的深情厚意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先,开篇两句“画舫照河堤,暄风百草齐”描绘了河畔送别场面的背景。河堤上的画舫如同一幅优美的画卷,映衬着明媚的阳光,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而“暄风百草齐”则通过对春风吹拂下草木生长的描写,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也为接下来的离别场面铺垫了一种浓厚的情感基调。
接下来四句“行丝直网蝶,去燕旋遗泥。郡向高天近,人从别路迷”则集中表达了诗人在离别时的心情。其中,“行丝直网蝶,去燕旋遗泥”以生动的意象揭示了离别时刻的情景:远行的游船如同捕捉蝴蝶的网,离去的燕子在空中盘旋,留下一地的泥土。这些细节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沉重心情。而“郡向高天近,人从别路迷”则以空间上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前路未知的担忧。
最后,“非关御沟上,今日各东西”则是对未来命运的感慨。这里的“非关御沟上”可以理解为离别并非发生在皇宫附近的御沟,而是寻常百姓之间的离别。诗人以此表达了对普通人之间友情的珍视。而“今日各东西”则表达了虽然今天的离别让两人各奔东西,但他们的友谊却不会因此而改变,这恰恰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坚定信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客归淮南》是唐代诗人杨凝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大约在公元814年至819年间,也就是唐宪宗元和年间。在这个时期,唐朝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较快,诗歌文化繁荣,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诗人,如杜甫、白居易等。
诗人杨凝在这个时期的生活经历较为丰富,他曾担任过官员,后因故离职,过上了隐逸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共同探讨诗歌创作。这首《送客归淮南》就是他在送别友人时创作的一首描绘离别场景的诗。
当时,唐朝对外交流频繁,淮河地区作为南北交通要道,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非常活跃。这首诗中的“淮南路”就是指的这个地方。诗人通过描绘沿途的风景,表达了与友人离别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和地理特点。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