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客往鄜州

标题包含
送客往鄜州
新参将相事营平,锦带骍弓结束轻。 晓上关城吟画角,暗驰羗马发支兵。 回中地近风常急,鄜畤年多草自生。 近喜扶阳系戎相,从来衞霍笑长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新入将军和丞相一同处理营地的事务,他们身穿华丽的制服,手持红色弓箭,显得轻盈而干练。清晨登上关城吹起号角,晚上则暗中派遣兵马发起攻击。在这临近回中的地方,狂风常常呼啸而过;在鄜畤的岁月里,草木自然生长。最近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扶阳被任命为军队的统帅,而从前的卫青和霍去病或许会嘲笑这种长期作战的方式。
去完善
释义
1. 鄜州:即今陕西省富县。 2. 新参将相:指初次担任将相职务的人。这里指的是唐朝大臣杜希全,曾任鄜坊节度使。 3. 营平:地名,在今陕西咸阳市北部。 4. 锦带騂弓:形容装备精良的士兵。锦带,锦绣的腰带;骍弓,良弓。 5. 结束轻:指整装待发。 6. 关城:关隘城墙。 7. 画角:古代军中号角,以牛角制成,上绘图案。 8. 暗驰羗马:暗中调遣骑兵。羌马,羌族地区的马匹。 9. 发支兵:派出一支军队。 10. 回中:古地区名,在今甘肃省平凉市境内。 11. 风常急:意指当地风力较大。 12. 鄜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富县一带。 13. 年多草自生:形容草木繁茂。 14. 近喜扶阳系戎相:指近期喜欢任命熟悉边疆事务的人才为将相。扶阳,指边关;系戎相,担任将相之职。 15. 衞霍:古代著名将领,这里指汉武帝时期的衞青、霍去病。 16. 笑长缨:嘲笑那些无能的长官。长缨,指高级将领。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前往鄜州的场景。诗人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对战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期许。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自己职责的坚守。 首联“新参将相事营平”,表现了诗人对新任将领的期望。诗人通过将相这一词,赋予友人崇高的地位和使命。而“事营平”则暗示了战争的紧张局势。 颔联“锦带骍弓结束轻”,描绘了友人的英勇形象。“锦带”和“骍弓”象征着友人的华丽装束和高贵气质。而“结束轻”则说明了友人的矫健身手和敏捷行动。 颈联“晓上关城吟画角,暗驰羗马发支兵”,展现了战场的紧张氛围。“晓上关城”意味着战争的爆发,而“吟画角”则是诗人对战争的哀叹。“暗驰羗马发支兵”则描绘了战争的具体行动,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和担忧。 尾联“近喜扶阳系戎相,从来衞霍笑长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许。“扶阳系戎相”是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希望他能够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一样,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而“衞霍笑长缨”则是对友人的鼓励,希望他能够在战争中取得胜利,为国争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客往鄜州》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杨凝在安史之乱期间创作的。诗曰:“愁云低结惨无欢,惜别徘徊倚橐鞍。为问洮波东去水,何时随汝到长安?”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担忧战局和关怀朋友的作品,充满了忧虑之情。 创作此诗时,正值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社会动荡不安。安禄山、史思明叛军攻破潼关,直逼长安。杨凝的朋友要前往鄜州(今陕西富县),而杜甫也在同一时期携家带口避难于鄜州附近的羌村。虽然天各一方,但他们在战乱中的命运却紧密相连。 此外,在这一时期,诗人们的命运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他们或投笔从戎,或离乱失散,或流离失所。杨凝作为一名文人,在战乱的背景下,既无法避免生活的磨难,也无法抗拒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眷恋。因此,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朋友深切的关怀和无尽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