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邓慎思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 其二
鞅掌栖迟一亩宫,愤听更柝及晨钟。
黄华慰眼祗尔许,绿蚁于人亦漫逢。
几日囊篇赓不逮,三时庭步笑相从。
近来寻却家山梦,投枕和衣睡更浓。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一个简陋的住所里忙碌奔波,听着清晨的钟声和报时的鼓声,感到愤怒。
仅仅有你陪在我身边,给我安慰。我在生活中也偶尔会与人相遇。
这几天我一直在努力写文章,但总是跟不上。我们三个在庭院里散步,互相开玩笑。
最近我想起了家乡的美梦,放下枕头,穿上衣服,睡得更加香甜。
去完善
释义
1. 鞅掌:指忙忙碌碌的样子。
2. 栖迟:栖息、停留。
3. 一亩宫:指狭小的住所或书院。
4. 更柝:指古代夜间报更的梆子声。
5. 黄华:指菊花。
6. 绿蚁:新酿的酒,因未滤清而呈现绿色。
7. 谩:随意。
8. 三时:指春、夏、秋三个季节。
9. 庭步:在院子里散步。
10. 家山梦:指回家乡的梦想。
11. 和衣:披着衣服。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平淡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共度重阳的美好时光。首先,“鞅掌栖迟一亩宫”暗示了诗人的职务繁忙,但他依然能够在一个相对宁静的环境中寻找乐趣。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黄华慰眼祗尔许,绿蚁于人亦漫逢”。这里“黄华”指菊花,象征着秋天的到来;“绿蚁”则是酒的一种称谓,暗含欢庆之情。
在描述了自然风光和友情的美好之后,诗人转向了对自己生活的反思:“几日囊篇赓不逮,三世庭步笑相从。”这句揭示了诗人在学术研究中的孜孜以求,同时也表现了他在生活中保持轻松的心态。最后两句,“近来寻却家山梦,投枕和衣睡更浓。”则表现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于安宁生活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述自然、友情、生活等各个方面,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品格,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和邓慎思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 其二》是北宋著名诗人、书画家李公麟于嘉祐年间(公元1056-1063年)所作。在当时的文人墨客中间,每逢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都会举行诗会,以此来表达他们对友情、对人生的感慨。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李公麟正处于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在政治生涯中虽然得到皇家的赏识,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受到重用。他的人格与才华得到了当时文化界的认可,与他相交的文人士大夫众多,其中以他的挚友邓慎思为代表。
在诗中所述的时间段内,即嘉祐年间,北宋的经济、文化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科举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为国家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这对文人墨客来说无疑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使得他们在科场中的交流更为频繁和深入。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