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邓慎思诗呈同院诸公三首 其一

标题包含
和邓慎思诗呈同院诸公三首 其一
苦学邓夫子,仁风良可依。 颜回乐也内,曾点咏而归。 盛德弥年劭,知音贵我稀。 潇湘逢此地,咳唾得明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勤学邓夫子,品行仁厚令人敬仰。 颜回内心快乐,曾点咏叹回家。 高尚品德历久弥新,知音珍贵难得。 在潇湘之地相遇,犹如明珠般璀璨。
去完善
释义
1. "邓夫子":指东汉学者邓慎思,在此以他来比喻自己学习的榜样。 2. "颜回乐也内":颜回是孔子弟子之一,此处引用他的故事表现学习和知识带来的快乐。 3. "曾点咏而归":曾点是孔子的另一个弟子,此处借用他的故事表达学习者对知识的追求与获得。 4. "盛德弥年劭":表示高尚的品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显现。 5. "知音贵我稀":表示能真正理解自己的人十分难得。 6. "潇湘":湖南一带的地理名词。 7. "咳唾得明玑":出自《庄子·养生主》中的故事,原意是说呼吸之间的行为就可以得到一颗明珠。这里用来赞美这个地方充满了智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李公麟写给同院的各位官员的。首联赞美邓夫子(即邓慎思)的学识和人品,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向往;颔联通过引用颜回和曾点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颈联则强调了邓夫子的高尚品质和深厚的人脉;尾联则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与同院诸公的相知相惜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邓慎思诗呈同院诸公三首 其一》是北宋著名画家、诗人李公麟的一组诗作品之一。这组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980年至1052年之间,即北宋初期至中期,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 李公麟在这个时期的人生际遇颇为丰富,他曾任开封府司录参军,后任国子监直讲,直至升任尚书省右丞。他的作品以人物画为主,兼善山水,尤以白描技法著称。他的诗歌作品虽然不如其绘画成就显著,但在当时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主要包括科举制度的完善、士人阶层的崛起以及文学艺术的繁荣。科举制度的发展使得许多文人学士得以进入朝廷,形成了以欧阳修、苏轼为代表的文化群体。此外,这个时期的文学艺术发展迅速,诗歌、散文、绘画等艺术形式都在这个阶段达到了高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