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邓慎思秋日同文馆诗三首 其二
呦呦鸣鹿野,皎皎白驹场。
朋盍连茅茹,文程琢玉章。
门通三级峻,桂露一年香。
庆及飞龙旦,同歌庶事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哟哟鹿群在野外鸣叫,皎洁的白马在原野上奔腾。朋友们聚在一起如同茅草一样紧密相连,用文字雕琢出美丽的篇章。大门通往三级台阶的陡峭山路,桂花的露珠每年都散发着香气。庆祝龙飞升天的好日子,共同歌唱诸事平安的美好愿景。
去完善
释义
呦呦:指鹿的叫声。《诗经·小雅·鹿鸣》篇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句。
野:原野。这里是指草泽地带。
皎皎:洁白明亮的样子。《诗经·周南·关雎》中有“皎皎白驹,在彼空谷”句。
白驹:白色的马。
场:指场地,表演才艺的地方。
朋盍:指朋友聚会。朋,朋友;盍,聚集。
茅茹:茅草的根,比喻密切相连的关系。《诗经·邶风·旄丘》中“茑与女萝,施于松柏”句。
文程:文章的历程,这里指文人之间的交流切磋。
琢玉章:雕琢玉石的文章,形容文章优美。
门通三级峻:指通往官场的阶梯高峻。门,官门;三级,官员的等级;峻,陡峭。
桂露:桂花的露水,这里代指秋天。
一年香:形容桂花香气浓郁,可维持一整年。
飞龙旦:飞黄腾达的日子,这里指仕途顺利。
同歌庶事康:大家一起歌唱,祝愿万事平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人们对文学的向往。首联以呦呦鸣鹿和皎皎白驹为象征,表达了文学世界的广袤无垠;颔联则通过“朋盍”和“文程”表达了友情与文学的共同追求;颈联通过“三级峻”和“桂露一年香”表现出学术研究的严谨和持续的努力;尾联则借“飞龙旦”与“庶事康”的祝愿,表现了作者对文学研究的美好期许和对国家的美好祝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和邓慎思秋日同文馆诗三首 其二》是北宋著名画家、诗人李公麟的作品。据史书记载,李公麟生活在北宋时期,活跃于神宗至哲宗年间(约1068-1107年),他才华横溢,不仅在绘画领域成就卓著,而且在文学方面亦有很高的造诣。
在李公麟所处的时代,北宋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繁荣,文化艺术也呈现出了蓬勃向上的态势。与此同时,神宗和哲宗两位皇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推行新法,使得国家政治日益稳定,人民生活逐渐富裕。这些因素为李公麟的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社会基础。
具体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据《宋史·李公麟传》记载,李公麟曾担任同文馆的画院待诏,与文人墨客们多有交流。他与邓慎思友情深厚,常在一起切磋诗歌创作。这首《和邓慎思秋日同文馆诗三首 其二》正是两人一起游玩时所创作的。当时正值金秋时节,秋高气爽,枫叶如火,两人漫步在同文馆,赏景抒怀,感怀岁月匆匆,于是共同完成了这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