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邓慎思未试即事杂书率用秋日同文馆为首句三首 其三

标题包含
和邓慎思未试即事杂书率用秋日同文馆为首句三首 其三
今朝庭鹊喜,灯为一花开。 侧指皂囊去,转头骢马来。 新橙家斫鲙,残菊客浮杯。 乐事连休日,须凭酒作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今日喜鹊在庭院中欢唱,灯光照耀着盛开的花朵。 伸手摘下那个黑色的香囊,回头看到那匹高头大马已经到来。 新鲜的橙子刚刚被切割成鱼片,剩余的菊花还漂浮在酒杯之中。 美好的时光总是在连续休息的日子,需要依靠美酒来作为媒介。
去完善
释义
1. "今朝":今天的意思,与古时的"今晨"相似。 2. "庭鹊":在庭院中的喜鹊。 3. "灯为":以灯光作为。 4. "一花":指花灯,中国的一种传统灯具。 5. "皂囊":黑色封套的书信,在古代多用来传递紧急或重要的信息。 6. "骢马":青白色的马,这里代指官员的座骑。 7. "新橙":新鲜的橙子。 8. "家斫":家里切制。 9. "鲙":鱼块,这里是切成鲙状的橙子。 10. "残菊":凋谢的菊花。 11. "浮杯":举杯祝酒的意思。 12. "乐事":快乐的事情。 13. "休日":休息日。 14. "须凭":需要凭借。 15. "酒作媒":酒作为一种媒介,这里是指通过喝酒来增添愉悦的氛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愉悦的心情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情景。首联“今朝庭鹊喜,灯为一花开”,形象地描绘出欢庆的场景:庭院里的喜鹊在欢快地叫着,灯火辉煌如同花朵盛开。这里,“一花开”的比喻生动形象,寓意着喜庆的气氛。颔联“侧指皂囊去,转头骢马来”,意味着文人墨客们即将离别的场景。颈联“新橙家斫鲙,残菊客浮杯”描绘了诗人在享受美食、赏菊品茗的闲情逸致。尾联“乐事连休日,须凭酒作媒”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节奏轻快,感情真挚,展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和邓慎思未试即事杂书率用秋日同文馆为首句三首 其三》,作者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画家、诗人李公麟。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87年,正值北宋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例如苏轼、黄庭坚等,文学和艺术氛围非常浓厚。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李公麟正处于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刚刚结束了一段长期的学生生涯,即将步入社会。然而,他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因为他还没有通过科举考试,这意味着他在仕途上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这种对未来的担忧和对过去的回忆使得李公麟在这首诗中表达出了深深的忧虑和感慨。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科举考试是当时文人进入仕途的唯一途径。许多文人墨客都把科举考试作为实现个人抱负和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竞争激烈,许多人一生都无法通过科举考试。因此,李公麟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质疑和对自己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