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邓慎思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 其一

标题包含
和邓慎思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 其一
吁俊天畿合辟雍,愧将瓦釜缀黄钟。 听穷一一竽无滥,拨遍磷磷玉似逢。 龟列春庭先壤奠,龙飞天路得云从。 吾曹莫念拘萦久,求称公朝庆赏浓。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天子脚下汇聚学府,却只能勉强以瓦器弥补黄钟之缺。 聆听各种乐器的演奏,努力做到无一失误,拨动每一块玉石,仿佛是命中注定般的相遇。 春天里龟游于庭院,预示大地生机勃发;巨龙腾空而起,如云随从。 我们不要过于忧虑束缚已久的生活,应追求在朝廷得到更多的赞赏和荣耀。
去完善
释义
1. 天畿:指京城地区。 2. 辟雍:本为西周天子所设的大学,后泛指太学和国子监。 3. 瓦釜:指粗劣的乐器。 4. 黄钟:中国古代音律十二律中的一种。 5. 听穷一一竽无滥:指仔细聆听音乐,确保没有滥竽充数的人。 6. 磷磷:形容玉石的光泽。 7. 春庭:春天时举行考试的庭院。 8. 壤奠:指考核选拔人才的程序。 9. 龙飞天路:比喻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考生。 10. 云从:比喻众多的人才。 11. 吾曹:我们这些人。 12. 求称公朝庆赏浓:希望得到朝廷的赞赏和奖励。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文人情怀的诗歌。诗中首先表达了作者对于才华横溢的同僚们的敬佩之情,如同云集的天子脚下。接着,他自谦地表示自己在这些人中如同一把瓦釜夹杂在黄钟之间。接下来两句则描绘了共同追求真理的氛围:听遍了所有的音乐,没有发现滥竽充数者;在遍地宝玉的世间,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块。此外,“龟列春庭”是比喻,意味着他们才华横溢,无论哪个领域都能有所建树;“龙飞天路”则是表达了对仕途前景的期待,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青云直上,发挥自己的才能。最后,诗人劝诫同僚们不要因为长时间的束缚而气馁,应该努力求取功名,让朝廷得以欣赏我们的才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的重阳节前夕,李公麟在京城汴梁主持科举考试。身为科举考官的他,在考试结束后的闲暇时刻,思绪涌上心头,挥笔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和邓慎思重九考罢试卷书呈同院诸公二首 其一》。 这一时期的李公麟,正处在他人生的鼎盛时期。他在书画艺术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同时还担任着科举考官的重要职务。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的人生道路就一帆风顺。事实上,李公麟在这段时间里也遭受了一定的政治压力。时任北宋皇帝的宋神宗赵顼推行新法,李公麟虽然支持新法,但在某些问题上与新法的倡导者发生了分歧,这使得他的政治地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动摇。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李公麟一方面关注着国家的政治变革,另一方面又面临着个人命运的波折。这种复杂的情感在他的诗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正如这首诗中所描绘的那样,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然不忘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感慨万千地记录下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