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鹧鸪天·閒窗遣兴,调寄鹧鸪天

标题包含
鹧鸪天·閒窗遣兴,调寄鹧鸪天
远近鸣蜩迭送声。浮空云影弄阴晴。小斋镇日明窗启,不待迎秋气自清。同鹤梦,共鸥盟。坐观垂钓水盈盈。荷香趁暝来寻我,藤榻初眠未掩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四周蝉鸣之声此起彼伏, 云朵在空中飘动,时隐时现。 敞亮的小屋在阳光照耀下, 不需等到秋天来临就已是清凉宜人。 与仙鹤一同入梦,和鸥鸟成为朋友, 坐在河边观看垂钓者,河水波光粼粼。 荷花的香气在傍晚时分向我靠近, 藤椅上的我刚刚入睡,没有关闭窗户。
去完善
释义
1. 鹧鸪天:词牌名。 2. 鸣蜩:即蝉。蜩,蝉的古称。 3. 浮空云影弄阴晴:形容云彩飘动,时明时暗,即天空的阴晴变化。 4. 小斋:指作者的住所或书房。 5. 镇日:整天。 6. 明窗:明亮的窗户。 7. 不待迎秋:指秋天的气氛已经很浓重了,不需要再特意去迎接。 8. 鹤梦:比喻超脱世俗、飘逸的心境。 9. 鸥盟:指与鸥鸟为伍,隐居江湖的生活。这里与“鹤梦”共同表达作者超脱尘世的意境。 10. 坐观垂钓:意指坐在那里看别人钓鱼。这里借以表现闲适的心情。 11. 盈盈:清澈的样子。 12. 荷香趁暝来寻我:指傍晚时分,荷花的香气扑鼻而来。 13. 藤榻:用藤条编成的躺椅。 14. 荆:一种草本植物,用来形容躺椅上的装饰。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宁静闲适生活的词作。上阕通过蝉鸣、云影等景物,展现出夏日常态的热闹与宁静。下阕则表达了词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对生活的热爱。通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鹧鸪天·閒窗遣兴,调寄鹧鸪天》是南宋爱国诗人王照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南宋中期,即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在这个时期,宋朝面临着严重的外患压力,金国不断南侵,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段时间里,王照的人生经历丰富多样。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因不满现实而辞官回乡,后又被朝廷任命为将领,抵抗金兵入侵。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尽忠职守,希望能有所作为。然而,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个人力量难以改变国家的命运,这使得他对现实产生了深刻的反思和无奈。 在这个时期,宋朝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外患内忧使得国家动荡不安。一方面,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平等生活的渴望;另一方面,朝政腐败,官僚集团之间的矛盾激化,导致国家政治日趋腐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王照的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愈发强烈,他以诗歌抒发内心的忧虑和对国家的关心,表达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