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纸上竹

标题包含
题纸上竹
阴凉生研池,叶叶秋可数。京华客梦醒,一片江南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阴影笼罩下的研磨池边,一片秋天的叶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在这繁华的京城,我从梦中醒来,感受到了那来自江南水乡的绵绵细雨。
去完善
释义
1. 京华:指北京。 2. 江南: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这里是借代诗人的故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雨中竹子的景象,作者鲜于枢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竹子的形态和气氛。诗的前两句“阴凉生研池,叶叶秋可数”,描述了竹子在秋天的景色中显得格外茂盛和引人注目。其中,“阴凉生研池”暗示了秋天的凉意和雨后竹林的湿润环境,而“叶叶秋可数”则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竹子的数量和生长情况。接下来的“京华客梦醒,一片江南雨”,作者将思绪从眼前的景物拉回到遥远的京城,表达了身处他乡的思乡之情和对故乡景色的眷恋。这里,“一片江南雨”不仅表现了江南多雨的气候特点,还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烟雨蒙蒙的美景的回忆和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借物抒怀的手法,成功地传达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鲜于枢的《题纸上竹》创作于元代,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鲜于枢以其独特的艺术才华和敏锐的观察力,创作了这首描绘竹子精神的诗作。 鲜于枢生活在元朝初期,这是一个民族融合与文化交融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汉文化与蒙古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鲜于枢作为一个汉族文人,既受到了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接触到了蒙古族的豪放风格。这些多元文化因素共同构成了他诗歌创作的底蕴。 在鲜于枢的一生中,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第。这种人生的失意并未磨灭他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相反,他在诗歌、书法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元代著名的文学家与书法家。他的这首诗《题纸上竹》,正是他以竹自喻,表达自己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