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百步洪

标题包含
百步洪
滟滪三蜀险,吕梁天下壮。我昔过彭门,舍舟步青嶂。酾酒神龙祠,凛乎不敢向。间关一叶下,号呼百人放。篙师稍失律,身入鱼肠葬。至今仆夫辈,言之气辄丧。危哉石梁洪,势与吕梁抗。一石截中流,两山束惊浪。雷霆怒轰訇,鱼龙气栗怆。轻船泛顺风,大舰必秋浪。我行有期程,稽留速官谤。惭愧双白鸥,飘然凌滉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滟滪:即滟滪堆,位于三峡中的瞿塘峡内。 2. 三蜀:指四川地区,因古时候这里分为蜀郡、广汉郡、犍为郡三个地方,故称“三蜀”。 3. 吕梁:山名,位于今江苏省徐州市境内。 4. 彭门:即今江苏徐州一带。 5. 青嶂:青山如屏。 6. 神龙祠:祭神龙的庙宇。 7. 间关:曲折辗转。 8. 一叶下:形容水流急,木片都能顺流而下。 9. 号呼百人放:大声呼喊能使百人都听见。 10. 篙师:撑船的船工。 11. 失律:失去秩序。 12. 鱼肠葬:鱼肠,一种兵器;鱼肠葬表示在水中遭遇危险。 13. 仆夫辈:指船夫。 14. 石梁洪:长江上游的一处险滩,在今重庆巫山县境。 15. 势与吕梁抗:意思是石梁洪的水势可以与吕梁相媲美。 16. 雷霆怒轰訇:形容洪水咆哮的声音。 17. 鱼龙气栗怆:鱼儿和蛟龙都感到恐惧。 18. 大舰必秋浪:大型船只必然会在波浪中颠簸。 19. 我行有期程:我的行程有一定的期限。 20. 稽留:停留延迟。 21. 双白鸥:白色的水鸟。
去完善
赏析
赏析: 诗人以“滟滪三蜀险,吕梁天下壮”开篇,通过对滟滪山和吕梁的描绘,营造出一幅壮丽山河的景象,为下文作了铺垫。接着,诗人通过回忆自己在彭门的经历,描述了当时舍舟步青嶂、到神龙祠饮洒、在艰险的河流中乘船等情景,展现了诗人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在描述过程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偶、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同时,诗人还通过“篙师稍失律,身入鱼肠葬”来表达自己对安全问题的担忧,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之心。 诗人以“危哉石梁洪,势与吕梁抗”转接,将场景切换至石梁洪,描述其险要之势。紧接着,通过“一石截中流,两山束惊浪”描绘出石梁洪的独特地形,表现出水流湍急、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诗人在此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现场,感受到石梁洪的惊心动魄。而“雷霆怒轰訇,鱼龙气栗怆”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紧张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轻船泛顺风,大舰必秋浪”则揭示了航行的规律,提醒人们在面对险境时要因势利导,谨慎行事。随后,诗人通过“我行有期程,稽留速官谤”表达了自己的无奈,由于行程紧迫,不能不冒险前行,但又要担心因此而遭致的指责。此处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最后,诗人以“惭愧双白鸥,飘然凌滉漾”结尾,借白鸥在洪水中自由翱翔的景象,反衬出自己的困境,表达出对自然的感慨。这一结尾既富有哲理,又体现了诗人的忧患意识,使整首诗的主题得到了深化。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鲜于枢的《百步洪》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七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元代,具体年份不详。在这段时间里,鲜于枢作为一位著名文人,他的生活充满了文学和艺术创作的激情。他在诗歌、散文、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被誉为“一代宗师”。 在元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激化。然而,鲜于枢并未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他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人生。这首《百步洪》就是他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此外,鲜于枢在书法方面也有着极高的造诣。他的书法风格独具特色,以行书最为著名。他的作品在当时广受欢迎,对后世影响深远。可以说,鲜于枢是元代文坛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