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董北苑山水
爱山不得山中住,长日空吟忆山句。偶然见此虚堂间,顿觉还我沧洲趣。阴厓绝壑雷雨黑,苍藤老木蛟龙怒。岸石荦确溪涧阔,知有人家入无路。一重一掩深复深,危桥古屋依云林。是中宜有避世者,我欲径去投冠簪。源也世本膏粱子,胸中丘壑有如此。后来仅见僧巨然,笔墨虽工意难似。想当解衣盘礴初,意匠妙与造化俱。官闲禄饱日无事,吮墨含毫时自娱。谁怜龌龊百僚底,双鬓尘埃对此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热爱山水却未能居住在其中,只能天天徒劳地回忆那些关于山的诗句。偶尔在这样一个空寂的大厅里看到这幅画,突然感受到了久违的山野之乐。画面中的悬崖、绝壑、雷雨等景象都描绘得十分传神,仿佛能感受到苍藤老木的愤怒以及蛟龙的怒火。两岸的石头陡峭,溪涧宽阔,隐约知道有人家在附近,但却找不到入口。画面中层层深入,危桥、古屋都隐藏在山林之中,仿佛其中有隐居的人,我也想立刻抛弃世俗,投入到这种生活中去。这幅画的作者本来是个富贵公子,但他心中有如此广阔的世界。后来的画家比如巨然虽然技艺高超,但终究难以模仿他的意境。我想他刚开始创作的时候,肯定是脱去了衣服,完全沉浸在创作的快乐中。他在闲暇时便画画自娱,生活无忧。有谁能够想到在那些污浊的官僚生活中,竟有这样一幅画卷,让我的双鬓沾染了尘土,内心充满了感慨呢?
去完善
释义
1. 沧洲:指隐逸的地方,这里指想象中的山林景色。
2. 憶山句:怀念山水的诗句。
3. 虚堂:空旷的厅堂。
4. 蛟龙怒:形容树丛、石头的形态就像愤怒的蛟龙一样。
5. 荦确:指岩石险峻的样子。
6. 人家入无路:表示有人的住处无法直接进入。
7. 投冠簪:放弃仕宦之意。
8. 源也:即鲜于枢。
9. 膏粱子:家境富裕的人。
10. 丘壑:泛指山水美景。
11. 巨然:五代至宋初的僧人画家,以山水画著名。
12. 解衣盘礴:指随意坐下画画。
13. 造化:自然界的创造者,常用来指大自然。
14. 吮墨含毫:指画画前的准备工作。
15. 双鬓尘埃:形容作者自己的满头尘土,表示久在官场。
16. 对此图:对着这幅画。
去完善
赏析
《题董北苑山水》是元代诗人鲜于枢的一首题画诗。这首诗通过对画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厌倦。诗人借画中描绘的深山老林、古屋石桥等场景,表达了自己渴望摆脱世俗纷扰、寻找心灵宁静的愿望。同时,诗人也对画家董源的画技表示了高度赞赏,认为他的画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董北苑山水》是元代文学家、书法家鲜于枢创作的一首题画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为公元1275年至1305年之间,即元朝初期。在这段时间里,鲜于枢主要从事文学创作和书法研究,与当时的文人墨客交往甚密,并在艺术领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在《题董北苑山水》所描绘的年代,元朝刚刚建立,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与此同时,绘画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其中以董源为代表的山水画尤为著名。鲜于枢的这首题画诗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画艺术的欣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