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诗酒名场,人都羡、紫髯如戟。今已矣,星星满颔,不堪重摘。衰老自知来有渐,穷愁谁道寻无迹。笑刘郎、辛苦觅仙方,终无益。东逝水,西飞日。年易失,时难得。赖此身健在,寸阴须惜。生死百年朝有暮,盛衰一理今犹昔。问人间、谁是鲁阳戈,杯中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的感慨与忧虑,以及他对于时光流逝和人生变化的思考。诗人以紫髯如戟的人生态度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如今,他已经年老体衰,无法再重拾过去的辉煌。他认为衰老是自然的规律,但贫穷和忧愁却常常如影随形。他嘲笑那些苦苦寻求长寿秘方的人们,认为这并无实际益处。
诗中提及“东逝水,西飞日”,表达了时光流逝之意。诗人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把握当下。他还指出,生与死,盛与衰,都是自然规律,无论是过去的辉煌还是现在的困境,都终将过去。最后,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像鲁阳戈一样,阻挡住时间的流逝呢?答案是:只有眼前的美酒而已。
去完善
释义
1. 紫髯如戟:形容胡须茂密且形状像武器。这里指鲜于枢作为文人的英俊形象。
2. 星星满颔:形容胡子数量多,布满下巴。
3. 刘郎:指刘禹锡,唐代文学家,曾在老年时寻求长生不老的药方。
4. 东逝水,西飞日:描述时光的流逝。
5. 寸阴须惜:寓意要珍惜时间,寸阴指短暂的光阴。
6. 生死百年朝有暮:表示生命的开始和结束只是一天之内的事情,寓意生命短暂。
7. 盛衰一理今犹昔:指繁荣与衰败的规律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
8. 鲁阳戈:出自古代神话故事,传说鲁阳公举起戈向太阳,使太阳退却了九度。这里比喻难以实现的事。
9. 杯中物:指酒。
去完善
赏析
《满江红》是鲜于枢的一首词,描绘了词人在晚年生活中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词人以诗酒名场开篇,表达了自己在年轻时受到人们的羡慕和敬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意识到自己已经老去,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不禁让人感叹时光的无情。
接下来的“衰老自知来有渐,穷愁谁道寻无迹”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对老年和贫困的忧虑。尽管生活艰辛,但词人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而是用乐观的心态面对困境,笑看人生。
词的下阕主要表达了珍惜时间、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词人认为青春易逝,时光难再,所以要把握住每一个美好的瞬间。同时,他也意识到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无法抗拒,因此要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
结尾处的“问人间、谁是鲁阳戈,杯中物”则表达了对世事的看法。词人借用鲁阳戈的故事,暗示人们应该像鲁阳公那样,勇往直前,把握当下,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整首词充满了哲理,表达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衰老、忧愁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词人豁达的人生观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鲜于枢的《满江红》创作于元末明初,这一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历史的动荡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战乱频仍。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鲜于枢以他的智慧和才情,写下了这首抒发豪情的词篇。
鲜于枢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擅长文学、史学,是元代著名的学者和诗人。然而,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他的命运也颇有些坎坷。他曾因为战争的缘故,被迫离开故乡,流亡他乡。在他人生的旅途中,他体验了生活的艰辛,也见识了人间的百态。这种丰富的人生经历,使得他在创作这首《满江红》时,能够更好地把握情感,传达出深沉的思想。
在鲜于枢生活的时代,元朝已经走向衰落,明朝正在兴起。这样的时代背景,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在《满江红》中,他以豪放的诗句,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他用“壮士雄心”来形容自己的豪情壮志,表达了他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决心。同时,他也以“世事如梦”来告诫自己,要看清现实的残酷,不要被虚幻的梦想所迷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