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屏
廨舍如僧舍,官曹似马曹。头巾终日岸,手板或时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题屏》是元朝诗人鲜于枢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注释:
1. 廨舍:指的是官员的办公处所。
2. 僧舍:指僧人居住的地方。
3. 官曹:古代各级官署的通称。
4. 马曹:古官名,负责管马匹之事。
5. 头巾:古人用来包裹头发的头饰。这里代指帽子。
6. 终日:整天。
7. 岸:稳当;稳固。这里引申为端正。
8. 手板:又称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来记录君命。
去完善
赏析
《题屏》是元代诗人鲜于枢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通过比喻和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廨舍如僧舍,官曹似马曹”,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所居住的环境和他的工作环境。“廨舍”指的是办公场所,这里用来形容官邸,而“僧舍”则是僧人居住的地方,代表着清静与脱俗。将两者相提并论,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清修生活的向往。“官曹”在这里指官员们处理公务的场所,用“马曹”来形容,表明诗人对官场中繁琐事务的无奈与反感。
颔联“头巾终日岸,手板或时操”,描述了诗人在官场的日常。“头巾”指的是古代官员佩戴的头饰,“岸”表示严肃、正经。这两句表达出诗人虽然身在官场,但仍保持正直的态度。“手板”是古时候官员上朝或谒见长官时手中拿的一种木板,表示诚敬。“或时操”意味着有时候需要使用它,反映出诗人在职场中的自律。
纵观整首诗,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比喻和自我行为的描述,传达了他在复杂官场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高尚情操的品质。同时,诗中还透露出他对宁静生活的渴望。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元素,使作品呈现出浓厚的哲理意味,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屏》是元朝诗人鲜于枢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元朝初期,大约在公元1271年至1368年之间。这个时期,元朝的统治者对汉文化非常重视,提倡儒家文化,推动了诗歌创作的繁荣。
在创作这首诗时,鲜于枢正处在一个人生转折的时期。他原本是一位蒙古族将领,但在一场战争失利后,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军事生涯,转而投身文学创作。他的这一转变,使得他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成为了元朝初期的著名诗人。
在元朝初期,中国的社会政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元朝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但同时也带来了民族矛盾和阶级压迫。在这个背景下,鲜于枢的诗作反映了他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他用诗歌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对社会的关注,展现了元朝初期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