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湖上新居

标题包含
湖上新居
吾爱吾庐好,临池搆小亭。无人致青李,有客觅《黄庭》。树古虫书叶,莎平鸟篆汀。吾衰岂名世,讵肯苦劳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喜爱我的住所,在池塘边建造了一座小亭子。没有人给我送青色的李子,却有客人来寻找《黄庭经》。古树上的叶子被虫子咬出了文字,沙滩上鸟儿走过形成了象形图案。我年岁已大,怎么能成名于世呢?又怎么愿意苦苦劳累自己的身体呢。
去完善
释义
1. 湖上:诗人描述他新居住的环境。 2. 吾爱吾庐:我爱我的家。庐,本指古代耕作者住的小屋,后来泛指房子。 3. 临池搆小亭:靠近水池修建了一个小亭子。临,靠近;搆,建设,构造。 4. 无人致青李:没有人送给我青涩的李子。致,给予;青李,青涩的李子,这里象征青春年华。 5. 有客觅《黄庭》:有朋友来拜访我寻找《黄庭经》。《黄庭经》是道教的经典著作。 6. 树古虫书叶:古老的树上刻着虫子形状的文字。虫书,古代一种篆刻的艺术形式。 7. 莎平鸟篆汀:沙地平整,上面有鸟儿用爪子抓出的痕迹。莎,沙子;篆,雕刻;汀,水边平地。 8. 吾衰岂名世:我已经衰老,不可能闻名于世了。衰,衰弱;岂,怎么可能;名世,出名,闻名于世。 9. 讵肯苦劳形:怎么愿意让身心受苦受累呢?讵,不;苦劳形,身心劳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鲜于枢的湖上新居和周围环境的宁静与优美。首联“吾爱吾庐好,临池搆小亭”表达了诗人对新居的喜爱之情,以及他在湖边建造小亭的雅致生活。颔联“无人致青李,有客觅《黄庭》”则描绘了诗人的社交生活,虽然没有络绎不绝的访客来拜访,但仍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探讨学问。颈联“树古虫书叶,莎平鸟篆汀”则是通过树叶上的虫书和汀上的鸟篆来表现自然的生机与和谐。尾联“吾衰岂名世,讵肯苦劳形”则是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声名未立的感慨,他并不愿意为了功名而劳累身心。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新居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鲜于枢的《湖上新居》创作于元代初期,大致在公元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蒙古帝国的建立、元朝的统治以及社会动荡和民族矛盾等。这些事件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鲜于枢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鲜于枢生活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他的个人经历也颇为坎坷。他曾任元朝官员,后因故辞官,隐居江南,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这段时期,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文学、艺术等领域的问题,为他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在《湖上新居》这首诗中,鲜于枢描绘了自己在江南的新居环境,表达了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这与当时社会的风气和他个人的遭遇密切相关。一方面,元朝统治下的社会矛盾激化,许多知识分子选择了归隐山林,寻求心灵的慰藉;另一方面,鲜于枢在官场上的失意使他更加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因此,在这首诗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环境的赞美,还能体会到他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现实的不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