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韦参军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
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
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
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
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
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
且喜百年见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
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
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
丈夫不作儿女别,临岐涕泪沾衣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大丈夫不应像小儿女那样哭哭啼啼地告别,可是在分别的路口,泪水还是忍不住湿透了衣襟。

去完善
释义
临岐:面临岔路,喻分别之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叙事为主,兼抒情怀。开篇描绘了作者年轻时意气风发的形象,展现了他对功名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然而,当他进入长安后,却发现现实并不如想象般美好,“白璧皆言赐近臣”一句直刺权贵垄断的局面,流露出强烈的失望与批判。随后转入个人生活的困顿描写,“兔苑为农”“雁池垂钓”等细节刻画出他的落魄与无奈。
下半部分则转向与友人韦参军的深厚情谊,字里行间洋溢着温暖与慰藉。“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凸显了两人之间超越世俗的知己关系。最后的离别场景更是感人至深,既有豪迈的劝勉,又有难掩的悲戚,将复杂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浓烈,既体现了唐代士人追求理想与面对挫折的矛盾心理,又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关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彼时高适正值青壮年,胸怀壮志,渴望建功立业。他自幼习得书剑之术,二十岁便西游长安,希望能一展抱负。然而,长安虽为国都,气象万千,朝廷欢乐遍布,但权贵当道,近臣方能得到君王恩赐,像他这样的布衣之士难以接近明主。之后他归于洛阳,又辗转梁宋等地,生活困苦,内心郁结。在此境遇下,他与韦参军结识并成为至交,彼此慰藉。可世事无常,如今又要分别,回顾过往,他们曾一起弹棋击筑、纵酒高歌,度过许多欢乐时光,想到这些,高适心中满是不舍与惆怅,遂作此诗赠别友人。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