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八咏警戒 其一

标题包含
八咏警戒 其一
慎言浑不畏,言出患常随。 须信机枢发,难容驷马追。 三缄事可见,两舌业当知。 口是起羞本,愿君且再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谨慎言辞无畏无惧,说出的话常常伴随隐患。 必须相信话如机关一开,很难让四匹马追赶回来。 言辞需慎重,要明察信口开河之害。 嘴巴是产生羞耻的根源,希望您三思而后行。
去完善
释义
《八咏警戒 其一》是一首宋诗,作者为吴处厚。下面是这首诗的词句注释: 1. “慎言浑不畏”:慎言,谨慎说话;浑不畏,完全不害怕。 2. “言出患常随”:言出,话一说出口;患,祸患;常随,常常伴随着。 3. “须信机枢发”:机枢,关键的地方;发,发动。 4. “难容驷马追”:驷马,四匹马并驾的车子,表示速度快;追,追赶。 5. “三缄事可见”:三缄,三个封条;事可见,事情可以看出来。 6. “两舌业当知”:两舌,挑拨离间的言语;业,佛教用语,意为罪业或恶行;当知,应当知道。 7. “口是起羞本”:口,嘴巴;是,成为;起羞,引起羞耻;本,根源。 8. “愿君且再思”:愿,希望;君,您;且,暂且;再思,再次思考。
去完善
赏析
《八咏警戒 其一》是一首讲述说话谨慎的古诗。诗人以慎言为主题,告诫人们言辞的力量不容小觑,出口成祸的例子屡见不鲜。“慎言浑不畏,言出患常随”两句指出,说话时若不谨慎,祸患便会尾随而至,所以必须保持警惕。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阐述了慎言的必要性:有时候言语就像机械的关键部件,一旦启动便难以阻止;流言蜚语如快马加鞭,难以追赶和制止。因此,诗人呼吁我们要遵循三缄其口的准则,避免两舌恶行,要意识到口头上的一些小错误可能引发大的羞耻。他希望人们能深思熟虑,做到言行一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八咏警戒 其一》是宋代文学家吴处厚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050年左右,正值北宋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吴处厚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担任过太常博士、尚书郎等职,后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在官场上历经沉浮的他,对时事有着深刻的洞察和敏锐的观察。 当时北宋的社会背景也颇具戏剧性。一方面,宋仁宗在位期间国家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人士大夫阶层逐渐兴起;另一方面,官场腐败、党争激烈等问题也十分严重。吴处厚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八种动物形象,警示人们要有远见和智慧,不要为眼前利益所迷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