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呈陈介叔

标题包含
呈陈介叔
青帝东来驾彩鞯,烧灯过后少晴天。 逢春已办穿花屐,阻雨先寻载酒船。 但觉野云生树外,不知溪水涨滩前。 落梅有恨香还湿,不得飞来傍舞筵。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大地,我们穿上华丽的鞋子去赏花;正月十五灯会结束后,天空虽然仍有些阴霾,但少了热闹的人群,反倒显得格外安静。 我们计划着在春天的时候穿上花鞋子去赏花,但阴雨天气却成为了阻碍,于是我们开始寻找可以载酒的船只,想在船上享受这美丽的春光。 春风吹过,我们只感觉到树林外的云朵在飘动,没有注意到小溪边的河水已经涨了很多,以至于淹没了原本的小沙滩。 此时,梅花凋谢,落在地面上,它们的香气依然浓厚,仿佛带着一丝遗憾。梅花的香味如同蝴蝶一样翩翩起舞,可惜无法飞到我们的宴席中来陪伴我们一起欣赏这美景。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青帝:中国神话中的东方之神,主管春天和生命。 2.彩鞯:指华丽的马鞍或鞍垫。 3.烧灯:指元宵节时的花灯会。 4.穿花屐:一种可以穿着在花丛中的鞋子。 5.阻雨:因下雨而阻止了出行。 6.载酒船:一种用于运输美酒的船只。 7.野云生树外:形容郊外的云雾从树林中升腾出来。 8.溪水涨滩前:形容溪水涨潮使得河边的滩涂变得湿润。 9.落梅:凋谢的梅花。 10.舞筵:跳舞用的舞台或场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多雨的特点以及诗人对此的豁达态度。首联通过“青帝东来驾彩鞯”和“烧灯过后少晴天”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和现实中的春雨连绵的无奈。颔联以“逢春已办穿花屐”与“阻雨先寻载酒船”为对照,表现了诗人乐观面对风雨的态度,同时也表现出他对春天的喜爱。颈联“但觉野云生树外,不知溪水涨滩前”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春雨中寻找乐趣的精神面貌。尾联以“落梅有恨香还湿,不得飞来傍舞筵”表达了诗人因雨天不能欣赏梅花而感到遗憾的心情。整首诗韵律和谐,用词精炼,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天多雨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呈陈介叔》是南宋诗人陈宗远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即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民不聊生。金兵屡次南下侵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段时间里,陈宗远的人生际遇颇多波折。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然而,他并未因此气馁,反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创作。他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的腐朽和金兵的侵扰使得民众生活困苦。陈宗远目睹了这些惨状,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愤懑。他用诗文表达了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他的诗歌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责任感,体现了南宋末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背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