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
条桑事了蒸麻急,刈麦人兼种稻归。
作苦那能衣食足,几多游冶厌轻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桑叶生长旺盛的时候,人们急着采摘麻;收割麦子的人也会同时播种稻谷而归。辛苦劳作当然不能保证充足的衣食,许多人厌倦了轻薄华美的衣物和美食。
去完善
释义
《悯农》:这是一首描述农民辛勤劳作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1. 条桑事了蒸麻急:条桑指采摘桑叶;了事指完成工作;蒸麻指蒸煮麻类植物以提取纤维制作衣物;急指迫切、紧急。这句意思是农民在完成采摘桑叶的工作后就立即投入到蒸煮麻类植物的紧急任务中。
2. 刈麦人兼种稻归:刈麦指割麦子;兼指同时;种稻指种植稻谷;归指结束、完成。这句意思是割麦子的农民还要同时种植稻谷,直至农活结束才能回家休息。
3. 作苦那能衣食足:作苦指辛苦劳动;那能表示否定,意为不能;衣食足指生活富足。这句意思是农民即使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也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和衣物。
4. 几多游冶厌轻肥:几多指多少;游冶指外出游玩、寻欢作乐;厌指厌烦、厌倦;轻肥指轻松愉快的生活。这句意思是许多农民在田间劳作时,看到那些外出游玩的人享受着轻松愉快的生活,心中充满了羡慕与厌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诗人通过对农事的详细描述,表达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对富裕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现象,以及对那些游手好闲、追求奢侈生活的人们的讽刺和批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悯农》是南宋诗人陈宗远的代表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局势之中。金兵南下,中原沦陷,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民心不稳,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在这个特殊时期,陈宗远的人生经历也颇有些波折。他原是北方人,早年曾在金朝为官,后投奔南宋,历任御史、尚书等职。他在南渡后的仕宦生涯中,对民生疾苦深有体会。因此,他在《悯农》这首诗中,通过描绘农民辛勤耕作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民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国家治理失当的忧虑。
在南宋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农业凋敝,百姓生活困苦。许多农民被迫离家背井,成为流民,而留下来的农民则不得不辛勤劳作,以求温饱。在这种背景下,陈宗远创作了这首《悯农》,以表达他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治理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