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洪宰西归少歌渔春渡是日风雨
送客来孤店,疏轩竹数茎。
归帆出烟雨,群吏立沙汀。
似我情何悄,如君事最荣。
待无云隔岸,须看远山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送走客人来到了孤独的旅店,稀疏的轩窗旁有几株翠竹。
归乡的帆船穿出烟波浩渺的江面,众官员站在沙洲上相迎。
我的心境如同这情景一般宁静,您的功业正如这景色一样光荣。
等到天空没有云朵遮挡对岸时,不妨欣赏远处青山的景色。
去完善
释义
1. 送洪宰西归:这里指的是诗人送别朋友洪宰的情景。洪宰,这里指的是诗人一位姓洪的朋友,可能是一位官员。西归,意指向西方归去。
2. 少歌渔春渡:这是诗人在送别时所在的地点。少歌,地名;渔春渡,指渔夫在春天渡河的地方。
3. 是日风雨:意指这一天风雨交加的天气情况。
4. 来孤店:来到一处孤独的旅店。
5. 疏轩竹数茎:疏轩,指稀疏的竹帘;数茎,指几根竹子。
6. 归帆出烟雨:看到朋友的船只消失在烟雨之中。
7. 群吏立沙汀:群吏,指一群官员;立沙汀,指站在沙滩上。
8. 似我情何悄:何悄,形容心情平静的样子。这句意为我的心情如同你所知的那般平静。
9. 如君事最荣:如君,即你的朋友洪宰;事最荣,指他的事业非常荣耀。
10. 待无云隔岸:等待没有云朵遮挡对岸的时刻。
11. 须看远山青:必须观看远方的青山。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送别场景的诗歌。诗的前两句“送客来孤店,疏轩竹数茎”交代了送别的地点和环境:在孤独的客栈外,稀疏的竹子下,诗人即将与友人告别。这里的“孤店”和“疏轩竹”营造出一种冷清、寂寥的氛围,为整首诗定下了离别的基调。
接下来的“归帆出烟雨,群吏立沙汀”描绘了友人离去的情景:在细雨蒙蒙的天气中,友人的船帆渐渐消失在视野中,而一群官员则站在沙滩上为他送行。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了友人与群吏之间的地位差异,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尊敬和欣赏。
“似我情何悄,如君事最荣”则是诗人的自嘲和对友人的赞美。诗人自嘲自己的感情如此凄凉,而赞美友人的事业最为荣耀。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佩之情,也反映出他们在事业上有着明显的差距。
最后两句“待无云隔岸,须看远山青”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当云雾散去,诗人将看到对岸的远山变得更加青翠。这里暗示了诗人期待着与友人的再次相聚,同时也表达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送洪宰西归少歌渔春渡是日风雨》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为1140年左右。作者陈宗远生活于宋朝末年,此时正是金兵南侵、国家局势动荡不安的时期。他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创作了许多描绘民间疾苦和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篇。
在创作这首诗时,陈宗远已年逾古稀。在这段时间里,他亲历了战乱和百姓流离失所的痛苦。他的许多诗歌都反映了这种社会现象,以及他对国家和百姓的忧虑之情。此外,陈宗远在晚年还经历了丧子之痛,这使得他的诗歌更加深沉和感人。
在《送洪宰西归少歌渔春渡是日风雨》这首诗中,陈宗远通过对好友洪宰的送别,表达了他们对家乡和对生活的热爱。然而,当天却风雨交加,这不仅象征着他们内心的忧虑,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恶劣。这首诗充分体现了陈宗远在战争时期对民生困苦的关注和忧虑,以及他作为一个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