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拟古

标题包含
拟古
蚕丝图利人,利成身已烹。 蛛丝图网物,网成身益倾。 汉兴弓犬弃,楚乱萧艾生。 祸福乃如此,吾道乌能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蚕茧化作了人类的利益,在获得利益的同时,自身却陷入了困境。 蜘蛛用蛛丝织网捕捉猎物,在捕到猎物的同时,自身却越加倾斜。 汉朝的兴起抛弃了弓箭和狗,楚国的混乱滋生出萧条和艾草。 福祸竟然是这样的变化无常,我的道路怎么可能一直亨通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蚕丝图利人:意指蚕吐丝是为了给人制作丝绸获取利益,这里是指人为了谋取利益而驱使蚕吐丝。 2. 利成身已烹:意思是当人得到丝绸获取利益的同时,蚕却因此丧命被煮死。烹,古代煮杀的一种方式。 3. 蛛丝图网物:蜘蛛结网捕捉猎物,但一旦捕到猎物,自己也会随之倾倒。 4. 网成身益倾:意指蜘蛛虽然通过结网捕获到了猎物,但同时自身的平衡也被打破。 5. 汉兴弓犬弃:这里是指汉朝兴起时弓箭等武器逐渐被废弃。弓犬,比喻武力、战争。 6. 楚乱萧艾生:楚国混乱时,荒草滋生,草木茂盛。萧艾,指野草丛生的景象。 7. 祸福乃如此:意为福祸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过如此。
去完善
赏析
《拟古》是南宋诗人陈宗远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比蚕、蜘蛛和弓犬、萧艾这些生物的命运,阐述了事物的相互关系以及世事的无常。其中“蚕丝图利人,利成身已烹”一句,揭示了虽然蚕吐丝是为了给人带来利益,但最终却被烹煮而亡;而“蛛丝网安物,网成身益倾”则揭示出蜘蛛通过织网捕获猎物的同时,自身也因之暴露于危险之中。 诗人借助于这两种动物形象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事物之间的利害关系,以及生命的无常和无奈。同时,这种“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也使得诗作更加生动、富有哲理。 接着,“汉兴弓犬弃,楚乱萧艾生”两句,则以历史的典故,进一步论证了世事的无常和难以预料。这里的“汉兴”指的是汉朝的兴盛,而“弓犬”则暗指那些曾经被依赖但却在汉朝兴起后被抛弃的势力;“楚乱”则是说楚国混乱的时候,原本无用之物(如萧艾)却得以滋生。这两句呼应前面的动物形象,深化了“祸福乃如此,吾道乌能亨”的论点。 最后两句“祸福乃如此,吾道乌能亨”,可以看作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感叹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于世间祸福的无常和无法预测的理解,即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两面,有时甚至会走向自己的对立面。在这样的世道中,诗人质疑自己的处世之道是否还能亨通无阻,反映出了他的哲思与忧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拟古》是南朝诗人陈宗远的作品,创作于公元5世纪至6世纪之交的南朝时期。此时正值南北朝分裂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阶层的命运多舛,人生无常之感油然而生。 作为一位士人,陈宗远在年轻时曾胸怀壮志,期望能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然而,由于时局混乱,他并未实现抱负,反而因战乱流离失所,生活陷入困境。这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对现实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不断涌上心头。 在南朝时期,文学发展迅速,诗歌创作成为士人们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陈宗远受到时代氛围的影响,以拟古为题,通过描绘古代圣贤的风采,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他在诗中写到:“故旧皆丘墓,平生独往还。”表达了时光流逝、故人逝去的感慨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无奈。 综上所述,《拟古》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是南朝时期的战乱和社会动荡,以及陈宗远个人在这段时期的坎坷经历。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古人风范的赞美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展示了那个时代士人的精神风貌和人生态度。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