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天地不磈立,人为天地心。
世无经济学,何以任弥纶。
沛兴园绮隠,渊启虬髯惊。
汉唐造草昧,数子留其名。
我非烟霞徒,息养离世氛。
我非云水客,眼空观劫尘。
有身必有用,用世非荣身。
善性自孟子,恶性由荀卿。
气质诚有驳,良心乃其纯。
荀卿言治气,孟子言养心。
治如治稊稗,恶去善自生。
养如养佳谷,善长恶亦亡。
善善而恶恶,孟荀同臭馨。
安用泥口耳,纷纷争异名。
寥寥数千载,尘迹汗简青。
麟死不可作,纪例存其文。
世无公是非,安得真劝惩。
西汉岂无人,气节冰雪清。
东汉岂无人,长厚性质淳。
特立违时好,心事竟埋堙。
纷纷澜倒徒,空赢身后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和大地并没有自我建立,人类成为了它们的中心。
世界上还没有经济学这一门学问,如何来应对各种复杂的问题呢?
沛县的热闹公园隐藏了真相,深远的知识让人惊讶。汉朝和唐朝虽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已经有很多人留下了名字。
我不是一个追求悠闲生活的人,我不会离开这个纷繁的世界。我不是一个心如止水的旅者,我的眼中能看到世界的变幻无常。我有身体就有所作为,但不是为了让自己更荣耀。好的品质来自孟子,坏的本性来自荀子。人的气质确实各不相同,但人的良心是纯粹的。荀子讲的是治理性格,孟子讲培养心灵。治理性格就像处理杂草,除去坏的,自然就有好的生长出来;培养心灵就像培育优良的庄稼,好的东西会长出来,坏的东西会慢慢消失。善待好人,厌恶坏人,孟子、荀子的思想都是芳香四溢的。为什么我们要去争论一些无谓的事情,纠缠在各种各样的名称之间呢?这漫长的几千年里,历史的尘埃让人汗颜。就算麒麟不能重生,也应该把它的故事记录下来。如果世界没有公正的是非标准,怎么能有真正的奖励和惩罚呢?西汉时期难道没有人吗?他们的品德和节操像冰雪一样清澈。东汉时期难道没有人吗?他们有着敦厚善良的性情。那些标新立异、违背时代潮流的人,他们的真实想法最终被埋没了。那些随风倒的人,只不过赢得了身后的虚名。
去完善
释义
1. 磈立:指物体或事物独立存在的样子。这里形容天地的形象。
2. 经济学:此处并非现代的经济学概念,而是指一种治国之道。
3. 弥纶:此词出自《周易·系辞下》,意为“弥缝”,在此意指治理国家。
4. 沛兴园绮隠:比喻有才干的人隐逸不仕。
5. 渊启虬髯惊:比喻学问渊博,令人惊叹。
6. 汉唐造草昧:指汉唐时期社会还未开化的状态。
7. 息养离世氛:表示诗人远离世俗纷争,修养身心。
8. 云水客:指在山水间漂泊的修行者。
9. 劫尘:佛教用语,指世事无常、短暂如尘土的事物。
10. 用世非荣身:参与社会活动并非为了个人荣誉。
11. 治如治稊稗:以治理稊稗为喻,意为治理百姓要像除掉杂草一样。
12. 治气:即调气养生,这是荀子的观点。
13. 养心:即涵养道德心性,这是孟子的主张。
14. 泥口耳:指那些争论不休的学者们。
15. 尘迹汗简青:形容历史上的事情如同写在竹简上的文字,流传至今。
16. 麟死不可作:指周朝的历史记载已经无法恢复。
17. 西汉:这里指的是汉代刘向的《说苑》等典籍。
18. 东汉:这里指的是汉代班固的《汉书》等典籍。
19. 长厚:指温和敦厚。
20. 特立违时好:指那些坚守道义、不随大流的人。
去完善
赏析
《有感》这首诗借古讽今,诗人在感叹世界纷繁复杂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坚定的信念和人生观。他坚定地认为人作为天地之心,应该有所作为,并通过修炼提高自身的品质。同时,诗人批判了那些只为名利而争夺的人们,并呼唤世人要真实面对自己的善恶,并勇于践行自己的价值观。整首诗大气磅礴,寓意深远,充分展示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有感》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宗远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光宗时期(约公元1190年),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生疾苦的年代。
在那个时候,陈宗远刚步入中年,正值人生黄金期。然而,他并未因才学而受朝廷重用,反而因直言不讳而遭贬谪。这使得他对当时的社会现象和政治状况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和认识。他目睹了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深感忧虑和痛心。在这种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有感》。
此外,陈宗远所处的时代,正是南宋抗金战争激烈进行之时。由于宋朝政治腐朽,军事疲软,导致前线战局严峻,民不聊生。这使他更加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也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