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
鸥鹭滩头帆卸雨,牛羊影外草生烟。
渔人撒网潮平晚,柳岸维舟取次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鸥鹭栖息的海滩边,船只正停靠避雨;远处的田野里,牛羊在绿草地上徜徉,仿佛烟雾弥漫。傍晚时分,渔船在平静的海潮中撒网捕捞;而在岸边,系着小舟的柳树旁,渔民们疲惫地依次入睡。
去完善
释义
1. 鸥鹭:鸥和鹭两种水鸟的并称,这里用来形容舟行的水域环境。
2. 滩头:河滩或海滩的最高处,这里指船只停泊的地方。
3. 帆卸雨:收起船帆的意思,表示下雨时船只暂时停泊。
4. 牛羊影外:形容远处放牧的牛羊在地平线上投下的影子。
5. 草生烟:指草地上的烟雾,这里是形容牧草繁茂的场景。
6. 渔人:以捕鱼为业的人,这里用来描述在江边捕鱼的人群。
7. 撒网:将网散入水中捕捉鱼类的动作。
8. 潮平:指江潮平静下来的时候。
9. 柳岸:种满柳树的江边。
10. 维舟:系船于岸边。
11. 取次:依次;按照次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水乡田园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渔村生活的悠闲与宁静。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使得画面更加鲜活生动。“鸥鹭滩头帆卸雨”和“牛羊影外草生烟”两句分别描述了在河边沙滩上,水鸟翱翔,牧童驱赶着牛羊放牧的场景。同时,“帆卸雨”和“草生烟”则形象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变化以及季节的流转。
接下来的“渔人撒网潮平晚”描绘了渔夫们在夕阳西下时张网捕鱼的生活场景,表现出渔民们勤劳而简朴的生活。结尾的“柳岸维舟取次眠”则展示了在河边柳树下,船夫把船停靠在一旁休息的画面,呼应了诗题中的“舟行”二字。整首诗层次分明,语言优美,以平静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的江南水乡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舟行》是南宋诗人陈宗远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乘舟游玩的过程中,看到江水、孤山和夕阳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南宋时期,由于战争和社会动荡,许多文人墨客选择远离尘嚣,隐居山林,过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陈宗远作为当时的一位士人,同样受到了这种思想的影响。他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正是他对这种理想生活的向往。
在创作这首《舟行》时,陈宗远正处于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在经历了宦海沉浮后,开始对仕途产生了厌倦,转而寻求心灵的安宁。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
此外,这首诗还反映了南宋时期的诗歌特点。在这个时期,诗人开始关注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表达,使得诗歌更加贴近生活实际。陈宗远的这首《舟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展现了南宋诗人在创作上的独特风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