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因雨遣兴

标题包含
因雨遣兴
细雨冥冥风顿凄,微沾沙路不成泥。 珠排簷网凝丝重,琼积荷盘压柄低。 青草岸头三月暮,黄梅叶外一山迷。 小塘水满鱼过堑,随浪流沟入古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细雨纷飞,风中带着一丝凄凉,轻轻洒在沙路上并没有形成泥泞。 屋檐上的水滴像珍珠一样排列着,凝结成厚重的丝线,荷叶上积存的雨滴使得荷叶更加低垂。 三月末的青草岸边,一片黄梅叶子遮挡住远方的山峦,使人感到迷茫。 小池塘里水满了,鱼儿跃过鱼塘,随着流水流入古老的溪流中。
去完善
释义
1. 细雨:细雨是指小雨。 2. 冥冥:形容昏暗的样子。 3. 顿:突然。 4. 凄:寒冷。 5. 微沾:稍微沾湿。 6. 沙路:沙滩上的道路。 7. 珠排簷网:指雨滴挂在屋檐下像一排珠子一样。 8. 凝丝:指雨水凝结成丝状物。 9. 琼积荷盘:指雨滴在荷叶上堆积如宝玉般美丽。 10. 黄梅:指黄梅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有的气候现象,黄梅时节多雨湿润。 11. 一山迷:一座山的景色迷茫。 12. 小塘水满:池塘里的水涨满了。 13. 鱼过堑:鱼儿越过堤坝。 14. 随浪流沟:随着波浪流动的小溪。 15. 古溪:古老的溪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春雨后的自然景色与物态变化。首联以“细雨冥冥”开篇,给人以朦胧、湿润之感。紧接着的“风顿凄”,使这种氛围更加突出,同时又展现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 颔联则以“微沾沙路不成泥”和“珠排簷网凝丝重”形象地描绘了细雨滋润大地后的细微变化。前者让人感受到雨水与沙石摩擦产生的微妙痕迹,后者则刻画了雨滴在屋檐上凝结成珠的美景。 颈联将视线转向远处,以“黄梅叶外一山迷”呈现出烟雨笼罩下群山若隐若现的景象。同时,通过“青草岸头三月暮”这一句,诗人又以季节和地点的变换,营造出一种时光流转的意境。 尾联通过观察池塘溢水和鱼儿游动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活力。“小塘水满鱼过堑,随浪流沟入古溪”为诗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同时也使整首诗更具有生动的生活气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因雨遣兴》是南宋诗人陈宗远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是公元1276年左右。这个时期,南宋政权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北方金国已经灭亡,蒙古军队不断南下侵扰,国家局势危急。 在这段时间里,陈宗远的人生际遇也颇有些坎坷。他原本是一位颇有才华的文人,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在仕途上有所建树。这使他对于国家和个人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在这种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因雨遣兴》。 在这个时代,南宋社会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外有强敌入侵,内有民众反抗。这些时代背景使得陈宗远深感国家的命运危在旦夕,同时也让他对个人的人生道路感到迷茫。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