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同舍与内竞
龙泉函气清,欧冶吐霞绮。
干将堕龟文,莫邪潜漫理。
藏锋金匣夜光芒,铜花玉晕相磨砥。
雄雌一落东与西,相从不隔千山水。
忆妾与君差池飞,送君挟策游京畿。
暮云空碧雁度远,画梁寂寞燕来迟。
但愿月宫分彩色,岂恨霜闺弄落晖。
君方倦羁旅,妾亦厌枌土。
锦水鸳鸯巢汉林,绮翼飞翔交媚妩。
有时娇妬不自持,佯嗔不肯舒眉宇。
逢君贫困泣牛衣,举案低蛾似顽鲁。
谁知志满凌暴生,刚肠便不爱卿卿。
望断犊车挥麈急,饱负虎嵎攘臂轻。
松柏故无情,凌霄植根蒂。
柔蔓托高翘,岁寒忻附丽。
何为丝萝亲,反有荣悴异。
昔日泪沾衣,长嗔失意同寒饥。
今日衣拥泪,翻怨得意由轻肥。
炎凉世态得失间,怨君却悔嗔君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龙泉宝剑气质清雅,如同欧冶子锻造的晚霞般斑斓瑰奇。
如同龟纹般复杂的纹路在干将剑身流动,莫邪剑则隐藏其内在深邃的纹理。
两把剑藏匿于金色盒子中,夜晚闪烁着光芒,相互研磨砥砺。
它们相隔千里,一在西在东,但仍然遵循自然规律,相互吸引。
回忆你我曾像大雁一样一起飞行,我送你离开去往京城求学。
天空如碧,归雁远去,华丽的屋梁上燕子迟迟不来。
希望我们能像月亮一样,分享光辉;怎会怨恨岁月逝去,如同霜意渐浓。
你厌倦了旅途疲惫,我也对乡土心生厌倦。
我们像锦水中的鸳鸯,穿梭在树林间相互爱抚。
有时我娇纵无法自控,装作生气不愿舒展眉头。
在你贫穷时为你哭泣,如同小羊般的温柔,举起餐盘默默守护你。
谁知你的雄心壮志,轻易摒弃对我的温情,只身拼搏在尘世间。
盼望着离别的日子快快到来,挥舞着手中的麈尾驱赶烦恼。
曾经不理解松树和柏树之间的深情厚谊,如今才懂得它们虽然看似冷漠无情,却有着至高的品质和精神。
为何像藤萝般亲密的我们,反而有着不同的命运?
曾经我为你的不得意而流泪,如同寒风饥饿的感觉让人难受。
如今我为你的得志而泪水满襟,却反倒抱怨你的成功太轻易。
人世间的冷暖总是在得失之间,埋怨过你也后悔过对你的责怪。
去完善
释义
1.龙泉:古代剑名,此指欧冶子铸造的名剑。
2.欧冶:即欧冶子,春秋末期越国人,铸剑大师。
3.函气清:指宝剑之气清正。
4.欧冶吐霞绮:指欧冶子铸造的宝剑像吐出霞绮一样绚烂。
5.干将、莫邪:古代铸剑师干将及其妻子莫邪所铸的两把名剑。
6.龟文:指剑纹如龟甲上的纹理。
7.金匣:古代收藏刀剑的盒子。
8.铜花玉晕:指剑上金属光泽与玉石花纹相映成趣。
9.砥:磨刀石。
10.雄雌:指干将与莫邪两把名剑。
11.东与西:指分居两地。
12.京畿:国都及其附近地区。
13.差池:指先后不一,错落有致。
14.挟策游京畿:带着书册去京城游学。
15.暮云空碧雁度远:指傍晚天空一片宁静,大雁渐渐飞远。
16.画梁:绘有图案的屋梁。
17.霜闺:指寒冷的女性居所。
18.月光分彩色:指月光映照在物体上呈现出不同颜色。
19.锦水:锦绣般的流水,形容美丽的水面。
20.鸳鸯:比喻恩爱夫妻。
21.汉林:指茂密的树林。
22.绮翼:美丽的翅膀。
23.媚妩:美好,妩媚。
24.矫饰:故意做作。
25.牛衣:为保暖而覆盖在牛身上的蓑衣,比喻贫寒的生活条件。
26.举案低蛾:形容恭敬地低头。
27.顽鲁:愚蠢,无知。
28.凌暴生:凌驾于暴躁的人之上。
29.犊车:牛车,此处指家中简陋的交通工具。
30.挥麈:挥动拂尘,表示洒脱不羁。
31.虎嵎:山洞,此处指隐居之地。
32.攘臂:捋起袖子,表示激动。
33.松柏:两种耐寒的树木,寓意坚韧的品质。
34.凌霄:高耸入云,喻指崇高的地位。
35.托高翘:攀援高处。
36.忻附丽:欣喜地依附。
37.丝萝:菟丝和女萝,比喻夫妻关系。
38.荣悴异:荣华富贵和贫困潦倒有所不同。
39.寒饥:饥饿寒冷,生活困苦。
40.轻肥:富贵安逸的生活。
41.炎凉世态:世事变幻无常。
去完善
赏析
《戏同舍与内竞》是宋代诗人陈宗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中描绘了龙泉、欧冶等古代宝剑的锻造过程和特点,以及雌雄两剑因材质差异而产生的磨砺效果,以此比喻历史和现实中的爱情故事。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夫妻双方在情感纠葛中的酸甜苦辣。最后,诗人通过讲述松柏和丝萝的故事,表达了对于爱情和人生态度的看法。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刻,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诗词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戏同舍与内竞》是宋代诗人陈宗远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即北宋初期。在这个时期,北宋王朝刚刚建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逐渐繁荣。
陈宗远在当时是一位著名的文人,他的作品以反映民间生活和社会现实为主。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同舍(室友)和内(妻子)的描绘,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情景。他们在学术研究、诗词创作等方面的竞争,反映了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此外,这个时期的文学创作受到了杜甫、白居易等唐代诗人的影响,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生活细节。陈宗远的这首诗也体现了这一特点,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人物的形象和心理,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