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采石渡头将军
石头城下何纷纷,将军疋马气如云。
金鼓死兮弓矢休,势失英雄不自由。
风淅淅兮月沉沉,荻花满岸江水深。
千年江水留明月,一片将军报国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石头城下混乱不已,将军独自骑马气概如云。金戈铁马的声音渐渐消失,局势变化让英雄无法自主。风声凄厉月色昏暗,江边的荻花遍布,江水深深。千年的江水留下了明亮的月光,也见证了一片将军报国的忠诚之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石头城:南京的别名。这里泛指南京一带的地区。
2. 采石渡:长江渡口名,位于今安徽省马鞍山市。
3. 将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也可特指某位著名将领。
4. 疋马:单独一匹马。这里表示将军独自骑马出征。
5. 金鼓:古代作战时用于指挥士兵进退的乐器。
6. 弓矢:弓箭,古代的远程武器。
7. 势失:势力丧失。
8. 英雄:英勇之人,此处指将军。
9. 风淅淅:风声凄厉。
10. 月沉沉:月色昏暗。
11. 荻花:一种水边植物,秋天开花,呈白色或粉红色。
12. 江水深:形容江水的深度。
13. 千年江水:比喻时间长河。
14. 明月:明亮的月亮,此处象征光辉的事业。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悲壮之情和爱国情怀的诗歌。首先,作者以“石头城下何纷纷”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场面。“将军疋马气如云”表现了将军英勇无畏、壮志凌云的形象。然而,随着战事的失利,将军陷入了“金鼓死兮弓矢休,势失英雄不自由”的困境。
接着,诗人通过“风淅淅兮月沉沉,荻花满岸江水深”展现出一幅凄凉的战败景象。然而,尽管遭遇挫折,将军仍抱有“千年江水留明月,一片将军报国心”的坚定信念和高尚情操。此诗可谓通过对比手法巧妙展现了战争无情与英雄忠诚的两面性,进而歌颂了英勇报国的崇高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吊采石渡头将军》是南宋诗人郑樵的一首怀古咏史诗。这首诗创作的时期,正值南宋初年,金兵南下侵扰中原,战乱频仍,民生疾苦之时。
在这个特殊时期,郑樵的人生际遇也颇有些波澜。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但生逢乱世,立志从军报国。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未能如愿以偿,只能将满腔热血化为笔端墨香,通过诗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在这首诗中,郑樵通过对采石渡头将军的凭吊,表达了对古代英勇抗敌将领的敬仰和怀念,同时也折射出他对当时南宋朝廷腐败、国防虚弱的忧虑。这一时期的背景知识还包括:北方金国的侵略、南宋朝廷的偏安、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等。这些时代背景都为郑樵的诗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的诗篇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