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显挽词
城头皂帜作云飞,城中不纵胡马嘶。
虎狼那顾百万众,政期生载人杰归。
天王遣公赴狂虏,胡奴列拜听奇语。
军中相庆得左车,便觉笑谈混天宇。
先生一笑凛长虹,此膝那屈穹庐中。
平生数奇似李广,自许孤忠如鲁公。
毡帐归来眦欲裂,北望紫微湮涕血。
更期结草报君王,夜半无人径自绝。
城门初开闻讣书,参骞哭往万人俱。
义色忠躯略不变,忠言凛凛在襟裾。
当时中国满朱紫,不臣女真即臣楚。
闻公高节端不回,身虽亡恙气先死。
英风吹到新冕旒,天恩夜破九泉幽。
佳城可葬不可没,时有红光上斗牛。
我昔从公子弟列,欲报公知效公节。
公骑箕尾我谁依,独上山巅采薇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城楼上黑色的旗帜如同云彩飘荡,城池之中不容异族肆意横行。
虎狼之师不管百万大军,只期望英雄的诞生来引领他们。
天王派遣你去挑战狂妄的敌人,异族拜服于你的奇谋妙计。
军中将士庆幸得到像你这样的智将,谈笑间就搅动了整个天空。
先生一笑凛然如长虹贯日,岂能在穹庐之下屈膝。
一生多有坎坷如名将李广,自己坚守孤独忠诚就像唐朝名相鲁公一样。
返回毡帐眼中含泪仿佛要裂开,遥望北方紫微宫不禁泪流满面。
期待日后结草衔环报答君王,独自黯然离去毫无悔意。
城门刚刚开启传来噩耗,无数人陪着哭泣。
神情依旧刚毅忠诚无改,正义之言仍然留在心中。
那时中国的达官显贵比比皆是,不向女真人称臣就是向楚国称臣。
听说您的高尚气节始终如一,身体虽死而精神犹存。
英风豪气吹到了新的皇冠上,天恩浩荡在九泉之下得到了宣泄。
美好的坟墓不能被淹没,偶尔有红光冲上星空。
我曾经位列您的门生行列,想报答您的知遇之恩并向您学习。
您已驾鹤西去我又依靠谁呢?唯有独自上山采摘野菜和蕨类植物以铭记您的教诲。
去完善
释义
1. "城头皂帜作云飞":这里的“皂帜”指的是黑色的旗帜,可能指的是敌人的旗帜;“云飞”指的是旗帜在空中飘扬。这句诗描绘了城头敌人的旗帜高高飘扬的情景。
2. "城中不纵胡马嘶":这里的“胡马嘶”指代敌军进攻时的战马嘶鸣声;"不纵"是不允许的意思,全句是说城内不允许敌军的马嘶鸣。
3. "虎狼那顾百万众":"虎狼"是比喻敌人;"百万众"指自己一方的人数众多。这句是说敌人根本不会顾忌我方人数多少。
4. "政期生载人杰归":"政期生"是政治上的期待;"人杰"指杰出的人物。这句表达的是期待有杰出人物来对抗敌人。
5. "天王遣公赴狂虏":这里的"天王"指皇帝,"狂虏"是对敌人的贬称。这句是说皇帝派遣你去对抗敌人。
6. "胡奴列拜听奇语":"胡奴"是对敌人的贬称;"列拜"是指排列着听令;"奇语"是指出人意料的计策或言论。这句是说敌人在听到你的策略时,都排列着听令。
7. "军中相庆得左车":"左车"这里是一个人的名字,可能是邓肃的朋友或者部下,也是指有才能的人;"相庆"是共同庆祝的意思。这句诗是说军队里的人们都为得到这样的人才而欢庆。
8. "便觉笑谈混天宇":"便觉"是觉得、认为的意思;"笑谈"是指轻松地谈论;"混天宇"是混同天地的意思,表示范围广阔。这句是说人们觉得这样的笑声传遍了天地间。
9. "先生一笑凛长虹":"先生"在这里是尊称;"凛长虹"形容笑容像长虹一样引人注目。这句是说邓肃的笑容威风凛然。
10. "此膝那屈穹庐中":"此膝"指的是自己的膝盖;"穹庐"是天子的宫殿;"那屈"是不能屈服的意思。这句是说邓肃在敌人面前绝不会屈膝投降。
11. "平生数奇似李广":"数奇"是指命运多舛;"李广"是汉代的一位名将,一生多次遭遇困厄。这句是说邓肃的命运就像李广一样坎坷。
12. "自许孤忠如鲁公":"自许"是自我期许的意思;"孤忠"是指忠诚于国家,不考虑个人安危;"鲁公"是唐代的一位名臣颜真卿,他忠诚耿直,宁死不屈。这句是说邓肃自我期许要像颜真卿那样忠诚于国家。
13. "毡帐归来眦欲裂":"毡帐"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帐篷;"眦欲裂"是指眼睛愤怒得要裂开。这句是说邓肃从敌方营地回来,眼中充满了愤怒。
14. "北望紫微湮涕血":"紫微"是天子居所的象征;"湮涕血"是指泪水中混合着血。这句是说邓肃向北望着天子居所,眼泪和着血一起流下。
15. "更期结草报君王":"结草"是古代的一种报恩方式,表示用尽一切力量报答恩情;"报君王"是指报答皇帝的恩情。这句是说邓肃期待用尽全力报答皇帝的恩情。
16. "夜半无人径自绝":"夜半无人"是指深夜,周围没有其他人;"径自绝"是指自杀。这句是说邓肃在深夜独自一人选择结束生命。
17. "城门初开闻讣书":"讣书"是通知丧事的消息;"初开"是指刚开始。这句是说当城门刚一打开,就听到了邓肃去世的消息。
18. "参骞哭往万人俱":"参骞"是古时候一种哀悼的仪式;"哭往"是指哭着去悼念;"万人俱"是指很多人一起去。这句是说很多人一起参加了哀悼邓肃的仪式。
19. "义色忠躯略不变":"义色"是指正义的神情;"忠躯"是指忠诚的身体。这句是说邓肃的正义神情和忠诚身体几乎没有改变。
20. "忠言凛凛在襟裾":"忠言"是指忠诚的言论;"凛凛"是指威严的样子;"襟裾"是指衣襟和衣袖。这句是说邓肃的忠诚言论在他的衣襟和衣袖间显得十分威严。
21. "当时中国满朱紫":"当时"是指邓肃生活的那个时代;"中国"是指中原地区;"满朱紫"是指满朝都是达官贵人。这句是说邓肃生活的时代,中原地区的朝廷里到处都是达官贵人。
22. "不臣女真即臣楚":"不臣"是指不服从统治;"女真"是古代的一个民族;"楚"是指楚国,这里指江南地区。这句是说如果女真不接受统治,那就只能服从南方的政权。
23. "闻公高节端不回":"闻公"是指听说邓肃的事迹;"高节"是指高尚的品德;"端不回"是指始终不变。这句是说听说邓肃的高尚品德始终不变。
24. "身虽亡恙气先死":"身虽亡"是指虽然身体已经死亡;"恙气"是指疾病,这里指精神上的痛苦;"气先死"是指精神已经消沉。这句是说邓肃虽然身体已经死亡,但是他的精神痛苦早已让他消沉。
25. "英风吹到新冕旒":"英风"是指英雄的风范;"新冕旒"是指新的皇帝。这句是说英雄的风范吹到了新的皇帝那里。
26. "天恩夜破九泉幽":"天恩"是指皇帝的恩典;"夜破"是指连夜破除;"九泉幽"是指阴间。这句是说皇帝的恩典连夜打破了阴间的束缚。
27. "佳城可葬不可没":"佳城"是指好的墓地;"可葬不可没"是指可以埋葬但不能被淹没。这句是说邓肃的墓地可以被埋葬,但不能被淹没。
28. "时有红光上斗牛":"时有"是指有时候会有;"红光"是指红色的亮光;"斗牛"是指天空中的北斗七星。这句是说有时候会在天空中看到红色的亮光出现在北斗七星附近。
29. "我昔从公子弟列":"我昔"是指我以前;"从公"是指跟随邓肃;"子弟列"是指作为他的弟子。这句是我以前作为邓肃的弟子,追随在他的身边。
30. "欲报公知效公节":"报公知"是指回报邓肃的知遇之恩;"效公节"是指效仿邓肃的节操。这句是说我想回报邓肃的知遇之恩,就要效仿他的节操。
31. "公骑箕尾我谁依":"公骑箕尾"是指邓肃升天;"我谁依"是指我依靠谁。这句是说邓肃升天后,我将依靠谁呢?
32. "独上山巅采薇蕨":"山巅"是指山顶;"采薇蕨"是指采集野菜。这句是说我只能独自爬上山顶,采集野菜为生。
去完善
赏析
邓肃这首《刘忠显挽词》,以悼念英雄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忠良的钦佩与怀念之情。诗词开篇描绘了敌情严峻的战争场景,以“不纵胡马嘶”表达了英勇抗击的决心。接下来通过“天王遣公赴狂虏”表达了对英勇之士奔赴战场的支持和赞扬。然而,刘忠显终究未能如愿战胜敌人,战败而归,使诗人感到无比的悲痛和惋惜。
整首诗气势磅礴,既有激昂的战斗场面,又有悲壮的英雄形象。诗人在描述刘忠显的战斗事迹时,使用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典故,如“左车”、“笑谈混天宇”等,用以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比刘忠显与历史人物李广、鲁公的形象,突出其忠诚勇猛的品质。同时,诗人对于刘忠显战死沙场的情景,描写得非常生动感人,展现了英雄的气概和高尚品质。
这首诗还通过对刘忠显身后哀荣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之情。最后,诗人以自己曾经追随刘忠显的情景作为结尾,抒发了对已故英雄的深深怀念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之情。总的来说,这首《刘忠显挽词》是一首饱含激情、充满悲悯之情的悼亡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刘忠显挽词》是南宋诗人邓肃在公元1158年所创作的悼念性诗篇。此时正值金兵入侵中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的时期。邓肃以诗见长,受命出使金国,因不辱使命而被贬谪至湖北武昌。他在武昌结识了刘忠显,成为挚友。不久后,刘忠显不幸去世,邓肃悲痛万分,挥笔写下了这首《刘忠显挽词》来悼念他。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金兵的入侵使得南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邓肃本人也因坚持原则,不肯向金人低头而被贬谪。尽管如此,邓肃仍然保持着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与朋友肝胆相照,患难与共。在他心中,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始终是最重要的。
总的来说,《刘忠显挽词》这首诗歌展现了邓肃在面对国家危亡和个人磨难时所表现出的坚韧品质和崇高人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