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王信州

标题包含
次韵王信州
煤炱飞上天,沉沉三日雾。 银河一压摧,狂雨恣横骛。 我恐铁骑来,疾驰不纳屦。 气豪如项羽,势猛似黥布。 弥漫江海接高穹,石牛未洗血泥红。 天吴八首真奇怪,咄嗟平地作银宫。 我贫家火不星灶,赤脚灭没泥涂中。 目断晓风生少女,又复茅檐飞白龙。 惭愧北来王夫子,籍籍声名满都鄙。 朝吟千赋暮千诗,松腴亦须枯海水。 莫倚文章似孟坚,未用风流追乐天。 且以光芒破阴晦,挽回日色到桑田。 乐岁天公有严约,斥落旄头沉贯索。 从公日醉三百杯,不怕西风动旗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邓肃(1091年-1132年),字志宏,号栟榈居士,福建沙县人。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 他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在北宋末年科举考试中,邓肃高中进士,步入仕途。历任太学正、秘书省校书郎...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煤炱升腾漫天黑,浓雾弥漫数日不散。 银河被风吹压摧毁,大雨狂暴放纵无边。 我怕铁骑突然来袭,快速奔跑顾不上穿鞋。 勇气如同项羽,气势凶猛如同黥布。 弥漫的雾气连接着海和天,石牛上的血迹还未洗净就已经变成了红色。 八首的天吴形象奇特,转眼间平地就变成了银色的宫殿。 我家贫穷烟火稀疏,我光着脚在泥潭里奔波。 我的视线被早晨的微风所吸引,又是茅屋的檐下飞起了白色的蛟龙。 感谢来自北方的王夫子,你的名声传遍了城乡。 你早晚都在吟咏诗歌,就像是松树长出了果实。 不要依赖你的才华就像依赖孟坚,不用追求风流如同追逐乐天。 我希望我的光芒能冲破黑暗,让阳光重新照耀农田。 丰收的季节天气有了约束,星星落下来旗子也停止摆动。 每天与你饮酒欢歌,不必担心西风会吹动旗子的下角。
去完善
释义
1. 煤炱飞上天:煤炱,煤炭烟尘;形容天空被煤炭烟尘笼罩,昏暗不明。 2. 铁骑:指元朝骑兵,此处可能指代蒙古入侵者。 3. 疾驰不纳屦:疾驰,快速奔跑;纳屦,穿上鞋子;意思是为躲避敌军,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就急忙逃跑。 4. 项羽:即西楚霸王,这里用以描述敌人来势汹汹。 5. 黥布:秦末起义将领之一,勇猛善战;这里比喻敌人的凶猛强大。 6. 石牛未洗血泥红:石牛,传说中的神兽;血泥红,指战争留下的痕迹;意指战争的血腥与残酷。 7. 天吴八首真奇怪:天吴,古代水神;八首,多头怪兽;这句话形容敌人的诡异与强大。 8. 平地作银宫:平地,广阔的土地;银宫,华美的宫殿;这句描绘了敌军势如破竹的进攻态势。 9. 赤脚灭没泥涂中:赤脚,光着脚;灭没,消失;泥涂,泥泞的地面;意指自己处境艰难。 10. 晓风生少女:晓风,清晨的风;少女,风神的化身;这句表示清晨起风。 11. 茅檐飞白龙:茅檐,茅草屋顶;白龙,指雨水;这句描绘了风雨交加的景象。 12. 王夫子:对王信州的尊称。 13. 籍籍声名满都鄙:籍籍,盛大的样子;都鄙,城乡;这句赞誉王信州的名声传遍城乡。 14. 松腴亦须枯海水:松腴,松树果实;枯海水,一种调料;这句话赞美王信州的诗才横溢。 15. 孟坚:东汉史学家班固,字孟坚;这句话提醒王信州不要过于依赖自己的文采。 16. 未用风流追乐天:未用,不用;风流,风姿潇洒;乐天,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这句话建议王信州保持自己的个性。 17. 日色到桑田:日色,阳光;桑田,农田;这句话表达对丰收的期待。 18. 乐岁天公有严约:乐岁,丰收之年;天公,天神;严约,严格的约束;这句话表达作者希望天神保佑丰收的愿望。 19. 斥落旄头沉贯索:斥落,驱散;旄头,古代星名,象征兵戈之事;沉贯索,形容星光暗淡;这句话祈祷战争的结束。 20. 从公日醉三百杯:从公,跟从王信州;日醉,每天都陶醉于饮酒;三百杯,极言饮酒之多;这句话表达作者与王信州共度欢乐时光的愿望。
去完善
赏析
《次韵王信州》是邓肃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内心情感的诗词。邓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对自然的敏锐感知,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展现了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下,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种种景象。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表达了对自己贫寒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开头两句“煤炱飞上天,沉沉三日雾”,描绘了天空被煤炭污染,连续三天的浓雾笼罩的景象,为全诗营造了压抑的氛围。接下来的“银河一压摧,狂雨恣横骛”,通过夸张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狂风暴雨肆虐的自然景象。在第五、六句“我恐铁骑来,疾驰不纳屦”,诗人以铁骑的形象比喻风雨,表现了其对恶劣天气的恐惧。 第七、八句“气豪如项羽,势猛似黥布”,通过将天气的凶猛与历史人物项羽、黥布进行对比,进一步强化了风雨之势。第九至十二句“弥漫江海接高穹,石牛未洗血泥红。天吴八首真奇怪,咄嗟平地作银宫。”通过对江海的描绘,表达了风雨交加时大自然的壮丽景象。第十三至十六句“我贫家火不星灶,赤脚灭没泥涂中。目断晓风生少女,又复茅檐飞白龙。”则描述了诗人在恶劣天气中的艰难处境和所见所闻。 第十七至二十句“惭愧北来王夫子,籍籍声名满都鄙。朝吟千赋暮千诗,松腴亦须枯海水。”表达了对好友王信州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虽贫困却坚持创作的信念。第二十一至二十四句“莫倚文章似孟坚,未用风流追乐天。且以光芒破阴晦,挽回日色到桑田。”则表达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看法,强调要通过作品传递光明,驱散阴霾。 最后四句“乐岁天公有严约,斥落旄头沉贯索。从公日醉三百杯,不怕西风动旗脚。”则以乐观的心态展望未来的美好生活,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豁达的人生态度。总的来说,《次韵王信州》这首诗词语言生动,情感真挚,既展示了诗人的才情,也反映了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徽宗年间,南宋高宗时期的著名文人邓肃以其横溢的才华创作了众多诗篇,这首《次韵王信州》即是其中之一。此时,朝廷腐败、民生疾苦,然而有识之士如邓肃等人,仍心系国家安危,壮志满怀。邓肃凭借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看透了当时时局的纷繁复杂,并以一首诗的形式表达了他的忧虑和期盼。 邓肃,字志宏,江苏宜兴人,南宋高宗时期的知名士大夫。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后因直言不讳遭贬谪。邓肃生性刚直,立志为国家尽忠。他的诗歌情感真挚、辞藻华丽,抒发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这首《次韵王信州》正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出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北宋末年的战乱年代,金兵南侵,战火纷飞,百姓生活困苦。而当时的朝政腐朽,奸佞当道,国家内外交困。邓肃虽然身处逆境,但心中依然充满着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切。他用这首《次韵王信州》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对民族团结、共御外侮的呼唤。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