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诏立春日祝太乙宫书事

标题包含
奉诏立春日祝太乙宫书事
黄图标清馆,紫诏戒鲰臣。 祗祓先三日,精明奉列真。 缇帷严宴室,琅菜盛齑珍。 鹄浴薰汤洁,龟存踵息匀。 金胥传漏箭,云襡换朝绅。 霞接浮丘袂,星瞻太乙神。 九光龙檠密,百和鹊罇新。 磬度松间籁,歌飘海底尘。 中天鸣素瑟,五鼓下琼轮。 祝册精衷道,沈榆拜席陈。 殿趋凫舄急,廊转羽旋频。 荐币冰纹滑,升樽玉液醇。 楼居排逈汉,歘驾返清晨。 习习灵风远,欣欣瑞木春。 祥氛披辇道,迟景上城闉。 宣室如垂问,鸿禧永庇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筠(971年-1031年),字子仪,北宋著名文人。他出生于江苏扬州,是宋太宗、宋真宗时期的官员,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等职位。 刘筠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尤以骈文著称。他的诗词才情横溢,作品风格...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黄色的标清馆,紫色的诏书告诫臣子们。 在宴会前三天要清洁自己,恭敬地迎接神仙。 紫色的帷幔严密地环绕着宴会厅,各种佳肴盛满了盘子。 白鹄在热水中沐浴,乌龟也在水中均匀地呼吸。 时钟的指针滴滴答答,云朵般的衣服被换成了朝服。 红色的晚霞连接着漂浮的丘陵,星星闪耀,那是太乙的神明。 繁密的灯光像龙的鳞片,明亮的喜鹊杯里满是美酒。 响亮的磬声回荡在松林之间,歌曲像海边的尘埃一样轻飘飘。 天空中的明月发出纯净的光芒,五更时分,月亮的车轮缓缓落下。 诚挚地向神明祈祷,在树下沉重的祭拜。 宫殿前的步伐匆匆,走廊里的翅膀不停地旋转。 推荐的礼物光滑得像冰,酒樽里的酒醇厚如白玉。 高楼在远方排列,突然间就像是在清晨一样。 清新的微风缓缓吹来,初春的新芽欣欣向荣。 吉祥的气息覆盖了整个车道,美好的时光在城市的大门上游荡。 如果宣室还在询问,那么鸿禧将会永远保护人民。
去完善
释义
1. 黄图:指皇家的图像或地图。 2. 紫诏:皇帝的诏书。 3. 鲰臣:谦称自己的小臣。 4. 祗祓:恭敬地进行祓除。 5. 先三日:指立春的前三天。 6. 精明:此处指神明。 7. 缇帷:红色丝绸帷幕。 8. 琅菜:指精美的食物。 9. 齑珍:珍贵的调料。 10. 鹄浴:天子的沐浴。 11. 熏汤:用香料煮沸的水。 12. 龟存:比喻长寿。 13. 踵息:停止呼吸。 14. 金胥:指铜壶滴漏的计时器。 15. 云襡:古代皇帝穿的礼服。 16. 浮丘袂:比喻神仙的身影。 17. 太乙神:道教的神祇。 18. 龙檠:灯柱。 19. 鹊罇:酒杯。 20. 磬度:敲击乐器发出的声音。 21. 松间籁:松树间的风声。 22. 海底尘:海底的尘土。 23. 中天:天空的中心。 24. 素瑟:白色的琴。 25. 五鼓:五更。 26. 琼轮:华丽的马车。 27. 祝册:祈求神明的祭文。 28. 精衷:真诚。 29. 沈榆:榆树下的神祠。 30. 拜席:拜神的席位。 31. 凫舄:天子的鞋子。 32. 羽旋:鸟的翅膀。 33. 荐币:献上礼品。 34. 冰纹:像冰一样光滑的表面。 35. 升樽:举起酒杯。 36. 玉液:美酒。 37. 迥汉:遥远的天空。 38. 歘驾:迅速降临。 39. 习习:形容风吹过的声音。 40. 瑞木春:吉祥的春天。 41. 辇道:皇帝出行的道路。 42. 城闉:城市的门楼。 43. 宣室:古代宫殿的名称。 44. 鸿禧:大的福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奉诏立春日祝太乙宫书事》描绘了在立春之日太乙宫里举行的一系列仪式和活动,展现了对国家、皇家的忠诚和对道教的敬仰之情。诗人以细腻的文字和丰富的意象,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庄重、神圣而富有意境的画面。 首联“黄图标清馆,紫诏戒鲰臣”,通过黄图、紫诏等华丽的辞藻,展现出宫廷的庄严气氛,同时也传达了皇帝的旨意。颔联“祗祓先三日,精明奉列真”,描述了在立春日来临之前进行斋戒沐浴的仪式,表达对神仙的尊敬。颈联“缇帷严宴室,琅菜盛齑珍”,描写了宴会场所布置得庄严而华丽,各种美味佳肴摆放整齐,体现了皇家气派。 接下来,诗人通过一系列细节描绘了太乙宫中的景象:鹄浴薰汤、龟存踵息、金胥传漏箭、云襡换朝绅等,展现了宫廷生活的严谨与和谐。同时,诗人也描绘了仙境般的氛围:霞接浮丘袂、星瞻太乙神、九光龙檠密、百和鹊罇新,这些词语都赋予了太乙宫浓厚的神秘色彩。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继续表达了对皇帝的忠诚和对皇家的祝愿。他祈祷国泰民安,祝福皇帝长寿吉祥,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热切期望。 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华美,充分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和皇家的忠诚以及对道教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了解古代宫廷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诏立春日祝太乙宫书事》是宋代诗人刘筠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980年至1040年之间,也就是宋太宗至宋仁宗时期。在这个时期,北宋政权逐渐稳固,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刘筠(970-1029),字子仪,一作子直,大名人,祖籍彭城。他早年即有才名,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及第,历任集贤院修撰、学士承旨等官职。他曾参与撰写《册府元龟》等大型类书,文采横溢,以骈文知名。 在这个时期,朝廷对道教的尊崇达到了一个高峰。宋太宗曾派遣使臣访问峨眉山、青城山等地道观,寻访高道,并给予封赐。同时,宫廷中也设有道观,如太乙宫、上清储祥宫等,作为皇帝祈禳祭祀的场所。刘筠任职期间,曾奉诏在立春之日祝颂太乙宫,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刘筠对于道教信仰的尊重和尊崇,同时也体现出他对朝廷的忠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刘筠的生活和仕宦生涯并没有太多的坎坷,但他的诗作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