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答朱载言书李翱

标题包含
答朱载言书李翱
  某顿首。足下不以某卑贱无所可,乃陈词屈虑,先我以书,且曰:“馀之艺及心,不能弃于时,将求知者。问谁可,则皆曰其李君乎。”告足下者过也,足下因而信之又过也。果若来陈,虽道德备具,犹不足辱厚命,况如某者,多病少学,其能以此堪足下所望博大而深宏者耶?虽然,盛意不可以不答,故敢略陈其所闻。   盖行己莫如恭,自责莫如厚,接众莫如宏,用心莫如直,进道莫如勇,受益莫如择友,好学莫如改过,此闻之于师者也。相人之术有三,迫之以利而审其邪正,设之以事而察其厚薄,问之以谋而观其智与不才,贤不肖分矣,此闻之于友者也。列天地,立君臣,亲父子,别夫妇,明长幼,浃朋友,《六经》之旨也。浩浩乎若江海,高乎若邱山,赫乎若日火,包乎若天地,掇章称咏,津润怪丽,《六经》之词也。创意造言,皆不相师。故其读《春秋》也,如未尝有《诗》也;其读《诗》也,如未尝有《易》也;其读《易》也,如未尝有《书》也;其读屈原、庄周也,如未尝有《六经》也。故义深则意远,意远则理辩,理辩则气直,气直则辞盛,辞盛则文工。如山有恒、华、嵩、衡焉,其同者高也,其草木之荣,不必均也。如渎有淮、济、河、江焉,其同者出源到海也,其曲直浅深、色黄白,不必均也。如百品之杂焉,其同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尊敬的李君: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关注我的作品并给予我热情的鼓励。您的来信和赞誉使我深感荣幸,然而我自知才能有限,一直担心可能无法达到您的期望。您对我的认可和信任让我诚惶诚恐,因此,我决定尝试为您呈现一个尽可能优雅的白话文版本,希望能够为您带来愉快的阅读体验。 首先,关于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我一直坚信谦逊和真诚的态度是最重要的。我们应当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努力从别人身上学习,并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提升。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并从中汲取营养。毕竟,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我们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其次,关于人才的选拔和评价,我认为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察。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来判断他的道德品质,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来测试他的能力和智慧,通过了解他的过往经历来评估他的才华和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众多人中找到真正的人才,而不是只看重表面的浮华和虚荣。 再者,关于文章写作的理念和方法,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明确的主旨。我们应该追求文字的内涵和深度,而非仅仅关注形式和技巧。在阅读古代经典时,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束缚我们的枷锁。只有当我们能够真正地理解古人的思想和精神,我们才能写出真正具有价值的文章。 最后,关于文学创作的规律和原则,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一是要注重文章的独创性,不要过分依赖前人的成就;二是要注重文章的真实性,不要让华丽的辞藻掩盖了真实的情感;三是要注重文章的深刻性,让我们的思想能够触及到事物的本质;四是要注重文章的流畅性,让我们的文字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之,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以期能够满足您的期望和要求。如果有任何不足之处,还请您多多批评和指导。再次感谢您的支持和信任,我会继续努力,希望能够为您带来更多的优秀作品。 敬祝安好! [你的名字]
去完善
释义
答案生成失败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封关于文学创作的信件,作者李翱向友人表达了他对于文学创作的看法和观点。他认为行己应保持恭敬,自责需显得厚重,待人接物要宽容宏大,用心要正直,进道德要勇敢,选择朋友要明智,学习应勇于改正错误,这些都是他从老师那里学到的。他提出写文章应追求深远的意义、清晰的主旨、有力的论证、直率的气概和精致的艺术表现,而不是过分追求新奇、对仗或难易程度。他还认为文章应当真实反映生活,不拘泥于形式的束缚,同时强调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9世纪的中国,唐朝晚期,著名学者、诗人李翱以一篇名为《答朱载言书》的文章名垂青史。这篇文章是李翱写给朋友朱载言的一封书信,其中表达了他对于文学创作的见解和对诗歌的热爱。在这篇文章中,李翱还引用了自己的一首诗《落叶》作为例子,展示了他的诗歌才华。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李翱生活在唐朝晚期的动荡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政治腐败严重,导致了农民起义和外部侵略。在这个背景下,李翱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他关注民生疾苦,渴望改革社会弊端。然而,他在官场上的遭遇并不如意,曾因为直言不讳而遭到贬谪。这使得他对人生的无常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也促使他更加坚定地追求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 在《答朱载言书》这篇文章中,李翱强调了诗歌创作的真实性、自然性和道德性。他认为,诗歌应该真实地反映生活,自然地抒发情感,并且要体现作者的道德品质。这种观点与当时的诗歌潮流形成鲜明对比,因为在当时,许多文人热衷于追求形式的完美和华丽的辞藻,而忽略了诗歌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导向。因此,李翱的这一主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批判精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