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太常王少卿

标题包含
寄太常王少卿
别后西风起,新蝉坐卧闻。秋天静如水,远岫碧侵云。 雅饮纯和气,清吟冰雪文。想思重回首,梧叶下纷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山甫,生卒年不详,字仁夫,号浮休子,又号松竹主人。唐朝诗人。 李山甫是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的著名文人,曾任御史之职。他的诗才横溢,尤以五言古诗著称,与钱起、郎士元、皇甫冉等齐名。 李山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离别之后起了西风,新蝉的叫声此起彼伏。 静谧的秋日如湖水般宁静,远方的山峦与蓝天相映。 品味着纯美的气息,吟咏着充满冰清玉洁之气的诗句。 回想起往事时,梧桐叶纷纷飘落下来。
去完善
释义
1. 太常:官职名,即太常寺卿,负责礼仪、祭祀等事务。 2. 王少卿:诗人朋友,具体事迹不详。 3. 西风:秋天的风。 4. 新蝉:指刚孵化出来的蝉。 5. 坐卧闻:坐着或躺着都能听到。 6. 秋天静如水:形容秋天的宁静气氛如同水面一样平静。 7. 远岫:远处的山峰。 8. 碧侵云:形容山峰的青色与天空的蓝色相互交融。 9. 雅饮纯和气:高雅地品味纯正的酒气。 10. 清吟冰雪文:清亮地吟咏冰雪般洁净的诗篇。 11. 想思重回首:再次回想起过去的思念之情。 12. 梧叶下纷纷:指梧桐树叶在风中飘落。
去完善
赏析
首联“别后西风起,新蝉坐卧闻。”表明诗人与太常王少卿已经分别一段时间了,秋风起,听到新的蝉鸣声,这些都触动了诗人的情感。从两个季节景物的对比,可以感到诗人的心情沉重,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颔联“秋天静如水,远岫碧侵云。”秋天的宁静如水的特质和远方的青山碧空侵染着白云的景象,表达出诗人内心恬静的生活态度和对远方友人的祝福。诗人以秋天的宁静比喻心境的平静,体现出文人墨客的高雅气质。 颈联“雅饮纯和气,清吟冰雪文。”描述诗人与朋友在一起时高雅的相处方式和优美的诗文交流。一个“雅”字表现出了诗人不俗的品味,同时也传递出友情的珍贵。 尾联“相思重回首,梧叶下纷纷。”抒发诗人对于友情的深深怀念,期待重逢的那一天。梧桐叶在秋风中飘落,象征着离别的感伤,呼应了诗的开头。诗人用“纷纷”来形容落叶,寓情于景,借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无奈离别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色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之情。从秋风、蝉鸣、静水、远山到雅饮、清吟、梧叶,构成了层次丰富的诗歌画面,让读者沉浸其中,感受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太常王少卿》是唐代诗人李山甫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晚唐时期,大约在公元9世纪中期。这个时期的唐朝已经开始走向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斗争激烈。 在诗人生平方面,李山甫是晚唐的一位著名文人,他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但在宦海浮沉多年,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写作,以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在时代背景方面,晚唐时期的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皇帝无能,宦官势力强大,藩镇割据愈演愈烈。这一时期,许多文人墨客都对现实感到失望,纷纷投入到诗歌创作中,抒发心中的愤懑和感慨。李山甫也不例外,他的许多作品都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山甫创作了这首《寄太常王少卿》。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辞藻,成为了晚唐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