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窦吏部雪中寓直

标题包含
和窦吏部雪中寓直
瑞花飘朔雪,灏气满南宫。迢递层城掩,徘徊午夜中。 金闺通籍恨,银烛直庐空。谁问乌台客,家山忆桂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瑞雪如花瓣飘落,天地间充满灵气。层层宫殿渐渐被掩盖,我在这午夜时分流连徘徊。 金色闺房的遗憾,那是我无法进入的地方;银色的烛火在办公室独照,空空如也。谁会关心那乌台之上的客人?我只怀念我的家乡桂花林。
去完善
释义
1. 瑞花:指雪花。2. 朔雪:北方的雪。3. 灏气:指天地之间的正气。4. 南宫:指南门,这里指尚书省。5. 迢递:遥远的样子。6. 层城:重城,指京城。7. 金闺:汉代称尚书省为金闺。8. 通籍:指官员在宫中出入携带的门籍。9. 银烛:明亮的烛光。10. 直庐:古代官吏值夜时的住处。11. 乌台:御史台的别称,这里指御史府。12. 家山:家乡的山川风物。13. 桂丛:桂花树丛,这里代指作者自己的家乡。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五言律诗描述了作者羊士谔在雪花飘舞的冬日,于翰林院值班时的所见所思。首联以“瑞花飘朔雪,灏气满南宫”描绘出一幅白雪覆盖的京城景象,其中“瑞花”寓意吉祥,“灏气”则暗示皇城的庄严肃穆。颔联“迢递层城掩,徘徊午夜中”进一步展示了夜晚皇宫的壮丽景色。接下来,颈联“金闺通籍恨,银烛直庐空”表现了诗人在深夜独守岗位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尾联“谁问乌台客,家山忆桂丛”则传达出作者的哀愁心境,反衬出朝廷的冷漠无情。这首诗既展现了作者身处异乡的思乡之苦,又透露了其身为官员的忧虑与无奈,使得整首诗呈现出深沉而忧郁的情感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窦吏部雪中寓直》是唐朝诗人羊士谔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玄宗时期(712-756年)。 在这个时代,大唐帝国正处于盛世的尾声,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然而,在表面的繁华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危机。随着唐玄宗的晚年昏庸,宦官权力逐渐增强,政治腐败日益严重。另一方面,由于开元盛世的积累,社会矛盾也逐渐激化。这些因素都为日后安史之乱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羊士谔作为这个时期的文人,他的人生经历也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他曾历任地方官员,后因政见不合被贬谪至地方。在这个过程中,他目睹了社会的种种弊端,也体验了官场的风云变幻。他的诗歌作品往往表达了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在这首诗中,羊士谔描绘了雪后清晨的景象,表达了对宦官当道的忧虑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叹。他以白雪映衬朝廷的昏暗,以北风隐喻政治的严寒,流露出对国家和个人的深深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