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赠王太尉
嫖姚立大勋,万里绝妖氛。
马放降来地,雕闲战后云。
月侵孤垒没,烧彻远芜分。
不惯为边客,宵笳懒欲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英勇将士立下赫赫战功,远在万里的边疆再无敌情。
战马在原野上自由奔跑,猎鹰在战斗后的天空中悠闲翱翔。
月光渐渐浸染孤独壁垒,燃烧过后远方的草丛显得格外分明。
这样的边境生活我并不习惯,夜晚的号角声听起来都感到慵懒无力。
去完善
释义
1. 嫖姚:指汉代将领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这里用以赞美王太尉的英勇善战。
2. 大勋:巨大的功勋。
3. 绝妖氛:消除了战争的气息。
4. 马放:马匹自由奔跑。
5. 降来地:指敌军投降的地方。
6. 雕闲:形容战事平息后的景象。
7. 月侵:月光逐渐消退。
8. 孤垒:单独的堡垒。
9. 烧彻:火势蔓延至远处。
10. 远芜:远方的草野。
11. 边客:戍边的士兵。
12. 宵笳:夜晚的胡笳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王太尉在边疆的英勇事迹和胜利的景象。首联写到了嫖姚立下大功,将万里的妖氛驱散。颔联则通过“马放”“雕闲”这两个画面展示了战争的结束,战场的宁静。颈联则写出了夜晚的景象,月光映照下的孤垒逐渐消失,远处燃烧的火焰照亮了荒芜的原野。尾联则是诗人自身的感受,由于不习惯在边疆的生活,所以晚上听到胡笳的声音时也不愿意去听。整首诗层次分明,情景交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塞上赠王太尉》是宋朝诗人释宇昭创作的一首边塞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960-1127年之间,即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边疆地区战争频繁,边界问题十分严重。
释宇昭原名朱宇昭,因战争而失去了家园,后来出家为僧,成为了一名著名的诗人。他在塞上生活的这段时间里,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生活的艰难。他的诗歌表达了他对这个时代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在释宇昭生活的时代,北宋王朝与周边国家的边界争端不断,民族矛盾激化。尤其是西夏的崛起,使得北宋边疆地区面临着严重的威胁。这种紧张局势使得边疆地区的百姓生活困苦,而军队则长期处于战备状态。
在这首《塞上赠王太尉》中,释宇昭以悲壮的笔触描绘了边疆战场的情景,表达了对战争的深深厌恶和对和平的强烈期盼。他通过描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呼唤人们珍惜和平,共同守护这片国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