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废井

标题包含
废井
古院无僧住,荒凉树石闲。 停污寒甃缺,废汲远泉悭。 雨涨蛙疑聚,宵晴月自还。 因寻成独感,吟绕见衰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院无人居住,荒凉草木随意生长。 破旧的水井破败不堪,荒废已久水源已尽。 雨水上涨,青蛙似乎聚在一起;夜晚晴朗,月亮自然升起。 寻找这里我深有感触,围绕着院子独自吟咏,看见自己的衰老容颜。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废井:指的是废弃的井,这里暗含寓意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 2. 古院:古老的寺庙或庭院。 3. 无僧住:没有僧侣在此居住。 4. 荒凉:指杂草丛生,无人烟的样子。 5. 树石闲:树木和石头都显得悠闲自在,暗示此处荒废已久。 6. 停污:指积存污水。 7. 寒甃:寒冷的水井砖石。 8. 缺:破损。 9. 废汲:停止汲取井水。 10. 远泉:距离较远的泉水。 11. 悭:吝啬,这里是形容水井的水位很低。 12. 雨涨蛙疑聚:下雨时水位上涨,青蛙似乎聚集在一起。 13. 宵晴:夜晚晴朗的天气。 14. 月自还:月亮自己升起,隐含时光流转之意。 15. 成独感:独自生出感慨。 16. 吟绕:边吟咏边环绕着废井。 17. 见衰颜:看见自己的衰老容颜,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去完善
赏析
《废井》是诗人释宇昭表达自然和人类命运的一首抒怀之作。首联描绘了古院的荒芜,僧侣已经离去,只剩下树木和石头在风中静默。这种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世的变迁。 颔联则进一步揭示了废井的破败:停污寒甃缺,废汲远泉悭。井盖破损,废水积聚,曾经清澈的泉水也远离了此处。这种对比描绘出岁月的痕迹以及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分离。 颈联转而对景物的观察:雨涨蛙疑聚,宵晴月自还。诗句通过“雨涨”与“宵晴”两个画面呈现出大自然的更替,而青蛙的出现则暗示了生态的恢复。这里传达出一种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的无尽轮回。 尾联则是诗人面对此情此景的感慨:因寻成独感,吟绕见衰颜。寻找往昔的痕迹引发了诗人深重的孤独感,环顾四周,只看到了自己的衰老面容。这些诗句传达了诗人在时间面前的无奈以及对过往的深深怀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废井颓垣事可伤,不将琴剑逐凄凉。断桥流水江天远,老树啼乌日色黄。 泪湿露盘秋草上,愁消华酌夜砧傍。旧家人物凋零尽,独对西风咏四荒。 这首诗出自宋朝诗人释宇昭之手。释宇昭(?-约1209),字仲明,号冷斋,又号云屏山人,浙江金华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其诗风深沉顿挫,在叙事抒情中传达出浓郁的哀愁和孤寂感。 此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1年),正值释宇昭暮年。此时的中国南宋社会矛盾激化,外患不断,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与此同时,释宇昭个人生活也颇为坎坷。他原为南宋官员,后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隐居于杭州云屏山。晚年时,虽然他的文学成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他内心却充满哀伤和对世事的感慨。 释宇昭的诗歌创作,深受时代影响。他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疾苦,表达了对民生冷暖的深切关注。这种关心国计民生的情怀,使他的作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