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幽居即事

标题包含
幽居即事
扫苔人迹外,渐老喜深藏。 路僻闲行远,春晴昼睡长。 余花留暮蝶,幽草恋残阳。 尽日空林下,孤禅念石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清扫台阶旁青苔的人儿已然远离尘世,随着时间老去更喜欢隐匿深居。步入这偏僻的小径,行进在远方的路上,春天晴朗的日子里,午后的睡眠总是悠长无尽。残留的花朵上停留着暮色中的蝴蝶,幽静的绿草眷恋着夕阳的余晖。整日在这空旷的山林之下,孤独的禅意与岩石上的寒霜共鸣。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幽居:指隐居的人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居所。 2. 扫苔:指扫除地面上的青苔。 3. 人迹:人的足迹,这里指其他人的探访或打扰。 4. 老:年老,这里指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时间流逝。 5. 深藏:隐居生活,这里指诗人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 6. 僻路:偏僻的小路,这里指诗人行走的路。 7. 闲行:闲暇时的散步。 8. 春晴:春天的晴天。 9. 昼睡:白天的睡眠。 10. 余花:剩余的花朵。 11. 暮蝶:黄昏时分的蝴蝶。 12. 幽草:幽静地方的青草。 13. 残阳:夕阳的余光。 14. 尽日:整天,这里指在树林中度过的每一天。 15. 空林:空旷的树林。 16. 孤禅:孤独的僧侣或隐士。 17. 念石霜:怀念石霜禅师,这里表示诗人对石霜禅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去完善
赏析
《幽居即事》这首诗歌以诗人的幽居生活为主题,表达了诗人超尘脱俗、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扫苔人迹外”、“路僻闲行远”、“春晴昼睡长”、“余花留暮蝶”、“幽草恋残阳”等景致的描绘,展现了他的隐逸生活和远离尘世纷扰的心态。然而,诗人并没有完全摒弃世俗,而是在幽静的林间想起古时的禅宗大师石霜,借此表达了对智慧和信仰的追求。总的来说,这首诗借物抒怀,寄寓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幽居即事》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释宇昭所创作的,此诗创作于公元759年左右的唐朝。这一年正值安史之乱(755-763)期间,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 释宇昭本是长安城中的布衣,却因战乱流落江湖,成为一名僧人。他云游四方,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探讨人生哲理和诗歌创作。在此期间,释宇昭创作了大量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个人情志的诗歌作品。 《幽居即事》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幽居山林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在诗句中,诗人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心态。这种心态既反映了诗人对战争和苦难的无奈,也表现出他对人生理想的美好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