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扑断清贫事,萧然一室居。
雨将苔曼衍,秋与蕙清癯。
火白衣犹煖,香焦味有余。
山中足诗思,岂必灞桥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打破了穷困的生活,冷清的一间房子便是我现在的居所。屋外的青苔因为雨水的滋润而渐渐蔓延,秋天来临,蕙草更显出它的瘦弱和坚韧。衣衫褴褛的我仍然感觉温暖,记忆中的香蕉味道依然萦绕在心头。在这山中,充满了诗意,我不需要非要骑着驴去灞桥找灵感。
去完善
释义
1. 扑断:扑通跌断,比喻贫困的生活状况。
2. 清贫:生活贫困,不富足。
3. 事:事情,这里指生活中遇到的困境或挫折。
4. 萧然:萧条冷落的样子。
5. 一室居:简陋的住所。
6. 苔曼衍:苔藓蔓延生长。
7. 清癯:清瘦,这里形容秋天的香气清淡。
8. 火白:火红色的柿子。
9. 衣犹煖:衣服还暖和。
10. 香焦:香喷喷的香蕉。
11. 味有余:味道浓郁,回味无穷。
12. 山中:山里,这里指诗人隐居的地方。
13. 足诗思:满足写诗的欲望。
14. 灞桥驴:指唐代诗人孟浩然在灞桥上骑的驴子,这里是诗人自比,表示自己不必效仿古人,在山中就能找到写诗的灵感。
去完善
赏析
《偶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简朴而宁静的居住环境,以及自然景色带来的诗歌灵感。首联“扑断清贫事,萧然一室居”表现了诗人的生活虽然清贫,但心灵却十分宁静。颔联“雨将苔曼衍,秋与蕙清癯”描绘了雨中苔藓蔓延生长,秋天蕙草变得清瘦的景象,体现了自然界生命的律动。颈联“火白衣犹煖,香焦味有余”则表达了诗人在简陋的环境中仍能感受到温暖和美食的乐趣。尾联“山中足诗思,岂必灞桥馿”则暗示了只要心中有诗意,就不需要拘泥于外在的条件和形式。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偶成》是南宋诗人陆游在淳熙年间创作的七言绝句。此时陆游已步入晚年,长期闲居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他忧国忧民,心怀壮志,却无缘投身疆场、为国效力,故将豪情壮志寓于诗酒之中。此诗主要描绘了诗人在悠闲的生活中偶然得之的灵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之情。
淳熙年间(1174-1189年),南宋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有所发展,然而边境局势仍然紧张。陆游因主张抗金北伐而受到当权者的压制,一生沉浮宦海,未能如愿以偿地发挥其军事才能。尽管晚年生活清贫,陆游始终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民生疾苦,勤于写作,留下了大量的诗歌作品。
在《偶成》这首诗中,陆游以清新的笔触描述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他也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眷恋之情。这种情感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反映了南宋文人志士在国家危亡之际所表现出的强烈民族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