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和小园独坐偶赋所怀

标题包含
奉和小园独坐偶赋所怀
歌舞林亭不外求,朝回多著道衣游。 蔷薇点缀勾栏好,薜荔攀缘怪石幽。 泥浸落花红片湿,鸟啼深树绿阴稠。 春风去便还经岁,莫负芳菲醉即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文艺优雅的歌舞场与亭台之间,我们无须向外寻求美好。每天早上返回时,我们都可以穿著轻松的衣服,尽情地游憩其中。 周围的景致美不胜收,有繁茂的蔷薇装点著勾栏之美,也有薜荔攀爬著怪石,更显清幽别致。地上落满被雨水浸泡的花瓣,湿润而鲜艳,树木深处传来鸟儿的歌唱,树叶的绿色越发浓密。 春风一来就离去,可能明年才会回来,所以我们要珍惜眼前这美好的时光,勿让花儿的芬芳流失,让我们一起陶醉在这美丽的春天吧!
去完善
释义
1. 歌舞林亭:指歌舞娱乐的场所,“林亭”是这些地方的泛称。 2. 外求:指外出寻求。 3. 朝回:指从朝廷办公回来。 4. 多著道衣游:常常穿著道家的衣服去游玩。 5. 蔷薇:一种常绿的蔓生灌木,花型美观。 6. 点缀:装点,装饰。 7. 勾栏:古代的栏杆。 8. 薜荔:一种常绿藤本植物。 9. 怪石:奇特形状的石头。 10. 幽:这里指清幽的环境。 11. 泥浸落花:泥土湿润,落下的花朵被浸泡在泥水中。 12. 红片湿:指花瓣的颜色因潮湿而显得更加鲜艳。 13. 鸟啼深树:鸟儿在树林深处鸣叫。 14. 绿阴稠:绿树成荫,枝叶茂密。 15. 去便还经岁:意思是离开之后很快就会回来,经过一年又再次回到这个地方。 16. 莫负芳菲:不要辜负了美好的景色。 17. 醉即休:陶醉其中就尽情享受。
去完善
赏析
《奉和小园独坐偶赋所怀》是一首描绘春日园林美景的诗作。诗人以闲适的心情游览自家庭院,欣赏花树、怪石、绿水等景致,表达了享受自然、珍惜春光的意趣。 诗歌的首联描写了诗人在春天的闲暇时光里,身着道袍在自家花园中游玩。“歌舞林亭不外求”表现的是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强调诗人并不需要追求外在的名利声色,也能过上愉悦的生活。次句中的“朝回”指的是诗人上朝归来,这里揭示了诗人官职地位的显赫,表明他的生活颇有格调。 颔联描述了花园中的各种景观:“蔷薇点缀勾栏好”展示的是盛开的花朵装点着亭台的秀丽;“薜荔攀缘怪石幽”则是以攀援的藤蔓衬托奇形怪石的幽静。这两句共同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小园美景的热爱。 颈联则进一步刻画了花园环境的生机与活力:“泥浸落花红片湿”以花瓣漂浮在水面上的情景渲染出浓郁的春天气息;“鸟啼深树绿阴稠”则以鸟儿的鸣叫声和茂密的树叶来营造静谧的氛围。整联用形象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春天的活力与宁静。 尾联是诗人的感想与期待:“春风去便还经岁,莫负芳菲醉即休。”这是诗人对于春风吹拂以及花期短暂的感叹。他期盼人们能够抓住春天的美好时光,尽情地陶醉在花海之中,不要让青春年华白白流逝。这流露出作者热爱生活、珍视自然的积极人生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和小园独坐偶赋所怀》是唐朝诗人李至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正值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在诗歌领域,这一时期被称为“晚唐”或“五代十国”时期。 在贞元年间,李至的生活并不如意。他虽有一身才学,却始终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只是担任了些小官职。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失望和不满。与此同时,唐朝的政权逐渐衰弱,各地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这种社会现实对李至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此背景下,李至创作了这首《奉和小园独坐偶赋所怀》。诗中,他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自己在小园独坐时的所见所思,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诗句中的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相关诗词